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

拼音注音
Pínɡ Guǒ
别名

柰,频婆,柰子,平波,超凡子、天然子。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苹果果实
9~10月间,果熟时采收。

生境分布

原产欧洲及中亚。
现我国东北、华北。
华东等地广为栽培。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5米。
幼枝有绒毛,芽有短柔毛。
叶广椭圆形至椭圆形,或卵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稍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圆钝锯齿,幼叶两面有短柔毛;叶柄长1.5~3厘米,有短柔毛。
伞房花序有花3~7朵;花白色而带红晕;花粳长1~2.5厘米;萼宿存,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较萼筒长,花梗与萼都有绒毛;花瓣5枚,倒卵形;雄蕊多数;子房下位,花柱5,下半部有短柔毛。
梨果扁球形,通常约7厘米,顶部及基部皆凹陷。
花期4月。
果期8~10月。

我国古代栽培的中国苹果,为上述植物的变种,其质绵,味甜带酸,不耐贮藏,俗呼"绵苹果",即古代所谓"柰"。
该种在我国西北及河北、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苹果主要含碳水化物,其中大部分是糖,随品种而异,蔗糖约4%,还原糖6~9%。
未成热果实含淀粉,随着果实的成熟而消失。
含酸约0.5%,主要为苹果酸,此外尚含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
芳香成分中醇类含92%,羰类化合物6%,此外尚有酯及酸。

药理作用

除去果胶之苹果注射液,给家兔静脉注射时,能升高血糖,作用较其中所含之葡萄糖所引起者为强,其利尿效果为后者的2~3倍。
它还能使离体兔肠之异常运动正常化,轻度阻止脱氧皮质酮对大鼠之升高血压作用。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味苦,寒。
"

②《千金·食治》:"味酸苦,寒,涩,无毒。
"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

注意

《别录》:"多食令人胪胀,病人尤甚。
"

功能主治

生津,润肺,除烦,解署,开胃,醒酒。

①《千金·食治》:"益心气。
"

②孟诜:"主补中焦诸不足气,和脾;卒患食后气不通,生捣汁服之。
"

③《饮膳正要》;"止渴生津。
"

④《滇甫本草》:"炖膏食之生津。
"

⑤《滇南本草图说》:"治脾虚火盛,补中益气。
同酒食治筋骨疼痛。
搽疮红晕可散。
"

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⑦《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
"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捣汁或熬膏。
外用:捣汁涂。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苹果

拼音注音
Pínɡ Guǒ
别名

柰、频婆、柰子、平波、超凡子、天然子、频果、西洋苹果

英文名
Apple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1.陶弘景:柰,江南乃有,而北国最丰,皆以作脯,不宜人。

2.《本草纲目》:柰与林檎,一类二种也。
树实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压。
有白、赤、青三色,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亦曰朱柰,青者为绿柰,皆夏熟。
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
孔氏《六帖》言,凉州白柰大如兔头。
《西京杂记》言,上林苑紫柰,大如升,核紫花青,其汁如漆,着衣不可浣,名脂衣柰,此皆异种也。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umila Mill.

采收和储藏:早熟品种7-8月采收,晚熟品种9-10月采收。
保鲜,包装贮藏,及时调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2500m的山坡、平原旷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

资源分布: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
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苹果 乔木,高达15m。
小枝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
叶互生,叶柄长1.5-3cm,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形,全缘,早落;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cm,宽3-5.5cm,边缘有圆钝锯齿,幼时两面有短柔毛。
花两性;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2.5cm,密被绒毛;花白色或带粉红色,直径3-4cm;雄蕊20;花柱5。
果实扁球形,直径在2cm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柱下陷,萼裂片宿存,果梗粗短。
花期5月,果期7-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为耐寒喜光果树,要求年平均温度6-7℃以上,北纬35°-37°的西北黄土高原,最适的海拔高度在800-1200m之间。
要求土层深厚的土壤。
土层不到80cm的地区,需深耕改土。
深度达0.8-1.0m左右,则不论成土母岩性状如何均可栽植。
地下水位需保持在1.0-1.5m以下。
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不低于1%,能保持3%最理想。

栽培技术 用种子、嫁接和无病毒苗木繁殖。
以山定子、林檎、海棠、沙果、苹果等实生繁殖作为苹果的砧木。
由于掌握了种子砂藏、催芽和播种技术,春播后很快能获得全苗,且生长整齐,易于管理。
砧木播种的方法有点播或条播。
嫁接繁殖是苹果的主要繁殖方法。
提早嫁接,争取6-7月芽接,采用充实的接穗和饱满的芽,使品种苗当年就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苹果无病毒苗木的繁殖,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无病毒的无性系砧木,也可直接从无病毒母本圃直接引进无性系自根砧,培育1年后,从无病毒采穗圃采集优良接穗进行嫁接。
栽植密度,短枝型品种和矮化中间砧,半矮化砧栽植的行株距为4m×2m,矮化砧苹果的行株距为3m×2m。

田间管理 注意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并创造苹果树能充分授粉的条件。

病虫害防治 苹果腐烂病,为害枝、干树皮,及时彻底刮除病斑,刮后病斑部涂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30-50倍液,或腐必清2-5倍液。
苹果烂根病,为害根部,增施有机肥粒,增加根系营养,提高根系抗病力。
药剂可用五氯酚钠250-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棉蚜,为害枝条和根部,用2.5%敌杀死3000倍液杀灭。
顶梢卷中蛾,为害新梢顶部叶片幼芽和嫩梢。
喷杀螟松1000倍液杀死幼虫。

性状

本品为梨形或扁球形,青色、黄色或红色,直径5-10cm,或更大,顶部及基部均凹陷;外皮薄,革质、果肉肉质,内果皮坚韧,分为5室,每室有种子2枚。
气清香,味甜、微酸。

化学成分

果实含L-苹果酸,延胡索酸,琥珀酸,丙酮酸,二羟乙酸,草乙酸,2-酮戊二酸,葡萄糖,果糖,蔗糖,酒石酸,草酸枸橼酸,糖醛酸,异枸橼酸,3-吲哚乙酸,谷氨酸,多酚氧化酶,缬氨酸,鸟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去甲缬氨酸,天冬氨酸,β-苯基-β-丙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甘氨酸,维生素C,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正已醇,-2-甲基-2-丁醇[-2-methyl-2-butanol]3-已烯醛,乙酸丙酯,乙酸丁酯,醋酸戊酯,乙酸已酯,已酸乙酯,甲醛,乙醛,正丙醛,正丁醛,2-已烯醛,壬醛,异戊酸,已酸,苯甲酸,金丝桃甙,越枯花青甙,果胶酸,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矢车菊素-7-阿拉伯糖甙,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甙。

果皮含叶绿素A,B,脱镁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质,槲皮素,槲皮甙,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甙,矢车菊素-3-木糖甙,4-根皮甙[4-phlorizin],芸香甙,金丝桃甙,槲皮甙,槲皮素葡萄糖甙,花色甙,20-β-羟基熊果酸2εˊ,20β-二羟基熊果酸。

种子含油率22.1%-31%。
种子油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十六烯酸。
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二十碳烯酸,二十碳二烯酸,十九烷酸,二十一烷酸,山萮酸。

种子含果胶,谷氧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甾醇,胆甾醇,孕甾酮。

果心含绿原酸,根皮甙。

花粉含环木波萝烯醇,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

果汁中含山梨糖醇,甘露醇,甘油2,3-丁二醇。

木材中含香草醛,丁香醛,对-羟基苯甲醛。

树皮含β-谷甾醇,无羁萜,表无羁萜醇,顺式-4-羟甲基-L-脯氨酸。

不带花芽的地上部分含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植株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儿茶精[-catechin],角鲨烯。

芽含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天冬酰胺,丝氨酸,谷氨酰胺。

木质部树液含坡模醇酸,坡模酮酸,叶花茜木素,绒毛三萜酸,叶花茜木酸,根皮酸,间苯三酚,对位和邻位香豆酸。

药理作用

除去果胶之苹果注射液,给家兔静脉注射时,能升高血糖,作用较其中所含之葡萄糖所引起者为强,其利尿效果为后者的2-3倍。
还能使离体兔肠之异常运动正常化,轻度阻止脱氧皮质酮对大鼠之升高血压作用。

性味

甘、酸;凉;无毒

注意

《名医别录》:多食令人肿胀,病人尤甚。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除烦,醒酒。
主津少口渴,脾虚泄泻,食后腹胀,饮酒过度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捣汁或熬膏。
外用:捣汁涂。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苹果炖膏名玉容丹,通五脏六腑,走十二经络,调营卫而通神明,解瘟疫而止寒热。

2.《千金·食治》:益心气。

3.孟诜:主补中焦诸不足气,和脾;卒患食后气不通,生捣汁服之。

4.《饮膳正要》:止渴生津。

5.《滇南本草》:炖膏食之生津。

6.《滇南本草图说》:治脾虚火盛,补中益气。
同酒食治筋骨疼痛。
搽疮红晕可散。

7.《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8.《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391329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