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儿肠

拼音注音
Dà é ér Chánɡ
别名

黑牵牛、寸金草、老鹳精,大种鹅儿肠、通经草。

出处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大繁缕全草
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草地。
分布陕西、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
根粗长,圆柱形。
茎直立,高约1米,质软弱,被短毛,具明显的节,节部稍膨大。
单叶对生;披针形,大者长达10厘米,先端尖锐,全缘,基部抱茎,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纤弱,带紫色,有细毛;花小,白色;萼片5,绿色;花瓣5,先端2深裂,裂片长圆形;雄蕊10;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3,细长。
蒴果,长圆球形.花期7~8月。

性味

《贵阳民间药草》:"辛,平,无毒。
"

功能主治

理气,化湿,活血,止皿,消积,解毒。
治胃痛,黄疸,大便下血,月经不调,小儿积食,疔疮。

《贵阳民间药草》:"行血理气,通经解毒,化湿热积滞。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复方

①治胃胀痛:大种鹅儿肠根末五分至一钱,米汤吞服。

②治黄疸:鲜大种鹅儿肠全草一至二两。
煨水吃。

③治大肠下血,便后流血如注:大种鹅儿肠二钱,青藤香二钱。
炖猪肉半斤,汤肉并服。

④治周身酸痛,妇女小腹胀痛:大种鹅儿肠根末五分至一钱。
用酒吞服。

⑤治小儿积食,消化不良:大种鹅儿肠一钱,鸡内金一钱。
研细末混合,开水吞服。

⑥治疔疮:鲜大种鹅儿肠根捣烂敷之;干者为末,调水敷亦可。

⑦治鹤膝风,膝关节肿痛:大种鹅儿肠五钱;红牛膝五钱,红活麻根五钱,大风藤五钱。
细切,加烧酒半斤浸泡,每次一至二两,常服用。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89693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