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指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病因病机的疾病。
比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均有胃肠动力障碍及有关症状。
临床应用的胃肠动力药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促进胃肠动力药

胃肠动力不足的表现有早饱、嗳气、腹胀、恶心、反胃、胀懑感;胃肠电图呈胃肠动力减弱征象;实验室检查呈胃排空延迟、肠传输缓慢。
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甲氧氯普胺。
此药作用于多巴胺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拮抗其兴奋引起的胃肠动力的抑制作用;且能兴奋5-HT4受体,产生动力作用;抑制呕吐中枢。
因它能透过血脑屏障拮抗中枢的D2受体,易产生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故目前多用于抗呕吐,而少用于促动力。

多潘立酮。
它是D2受体竞争性拮抗剂,作用基本同甲氧氯普胺,但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无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
又因为D2受体分布于食管和胃,所以多潘立酮多用于上消化道促动力。

西沙必利。
西沙必利为苯甲酰胺类,是5-TH4受体激动剂。
通过兴奋肌间神经丛的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5-TH4受体,释放大量Ach,促发全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收缩。
作为全胃肠道促动力药,西沙必利可用于GERD、FD、胃轻瘫、麻痹性肠梗阻和功能性便秘等。

莫沙必利。
莫沙必利为苯甲酰胺类新一代5-TH4受体激动剂,作用机理同西沙必利。
因其化学结构较西沙必利有所改进,故无心电图R-T间期延长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不良反应。
目前,此药作为全消化道促动力药广泛用于胃肠动力不足的各种病症。
常用剂量为每次5毫克,每天3次口服,必要时可加倍应用。

其他。
氯苯氨丁酸为一过性下食道括约肌松弛的抑制药,为GABA-β受体激动剂,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替加色罗属吲哚氨基胍类选择性5-TH4受体部分激动剂,通过促发肠道黏膜生理反射,调节环形肌的松驰和收缩增加肠道内容物的传递,对便秘为主的IBS腹痛、腹胀有效。

抑制胃动力药

凡有胃肠动力增强表现者如胃肠痉挛、腹痛、腹鸣、腹泻等;或胃肠电图呈胃肠动力增强征象者;或实验室检查胃排空迅速或肠传输过快者,都可以给予抑制胃肠动力药治疗。

抗胆碱能类药物。
本类药与乙酰胆碱和各种拟胆碱药竞争M受体,从而阻断他们的毒蕈碱样作用,表现为能松驰多种平滑肌,较大剂量时抑制腺体分泌,很大剂量时也有阻断N节烟碱受体的作用。
阿托品用于各种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对胃痛、肠绞痛、胆绞痛等均有效,但有面红、流涎、瞳孔散大、心率加快等副作用,可改用山莨菪碱、溴丙胺太林、颠茄等。

5-HT3受体拮抗剂。
阿洛司琼主要抑制肠神经系统中非选择性离子通道的5-HT3受体,可抑制内脏感觉反射,能减少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的便意窘迫感。
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主要对内脏神经敏感性起抑制作用,减低十二指肠-胃神经反射,有强烈的止痉作用,明显提高IBS患者对直肠扩张的感觉阈值。

钙离子拮抗剂。
匹维溴胺可作用于L通道α1亚单位的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的内流,降低了慢波的振幅和频率,从而抑制IBS患者胃肠高动力状态,对餐后结肠反应性的抑制有利于治疗腹泻,对便秘患者可加速远端结肠内容物的转运。

调节胃肠动力药

凡有胃肠动力紊乱表现,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交替出现或不规律同时出现或难以判定胃肠运动功能增强或减低者,胃肠电图或实验室检查也提示动力紊乱征象者,可应用胃肠动力调节剂。

马来酸曲美布汀。
这是一种新型的胃肠动力调节药。
当胃肠动力处于增强状态时,能激活胆碱能神经末梢的阿片μ、R受体,致Ach释放减少,缓解平滑肌的收缩;若胃肠动力处于减轻状态时,则能解除对胆碱能神经的抑制性调节致Ach释放增加,同时能激活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阿片μ受体,致NA释放减少。
该药可以增强平滑肌收缩,通过双向调节作用使胃肠动力恢复正常。
该药一般用于便秘型IBS可缩短结肠通过时间增加大便频率,用于腹泻型IBS可缓解肠蠕动,也可用于非特异型的FD和动力失调的GERD。

Processed in 0.09448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