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找糖尿病新药,特别是从传统药物和植物药中去筛选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是一条重要途径。
现研究发现,植物药可作用于糖代谢的某些环节,植物药的作用方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促进葡萄糖转运及周围组织、靶器官对糖的利用

从薏苡仁分离提取薏苡仁多糖,在50、100毫克/千克剂量时,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也有类似的作用。

石斛合剂对于四氧嘧啶及Adr诱发的糖尿病小鼠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疗效优于优降糖和降糖尿对照药,且无致低血糖的危险。

玉米须水提物腹膜给药100毫克/千克,7小时后可使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血糖水平从毫克/毫升降到毫克/毫升对二糖类分解活性有抑制作用。
桑叶水提物可作用于淀粉消化的最后阶段,对二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抑制餐后血糖的有效药物。

复方地骨皮对于正常和模型小鼠均具有明显的降糖、降脂作用,并能增强其免疫功能。
其机制可能为药物促使机体增加了对血糖的利用。

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稳定分泌

用STZ复制糖尿病模型,发现用仙鹤草颗粒0.8克/千克8天,可使STZ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认为仙鹤草可能是通过促进β细胞的再生而起降血糖的作用。

用地骨皮粗提取液40克/千克对正常小鼠的降血糖作用不明显,而对四氧嘧啶病理组小鼠有降低血糖作用在50、100、200毫克/千克的剂量下,对四氧嘧啶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P

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中含有熊果酸,能降低高血糖动物全血粘度和血小板凝集,认为山茱萸可能对I型糖尿病有治疗效果。

抑制α-糖苷酶活性

α-糖苷酶通过水解α-1,4糖苷键,从有关多糖的非还原端切下葡萄糖。
人体对淀粉、糊精、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吸收依赖于小肠刷状缘上该酶的活性。
因此,α-糖苷酶在血糖代谢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桑叶多糖是一种有效的α-糖苷酶抑制剂。
研究发现,桑叶的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表现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能阻止从饮食中摄入的淀粉和葡萄糖的高血糖反应。
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α-糖苷酶的催化反应。
此外,从桑白皮、桑叶和桑葚中分离出一些多羟基生物碱,也具有很好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可以降血糖。
从五味子、虎杖和知母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都有α-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从而能够降血糖。

可以看出,植物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如促进葡萄糖利用,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稳定分泌和抑制α-糖苷酶活性等来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而且很多植物药不是从单一环节,而是从多方面、多靶点综合产生药效。
由此可以看出,从植物中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是一种防治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Processed in 0.06874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