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图谱

【药名】:蛇床子

【拼音】:SHECHUANGZI【英文名】:Common Cnidium Fruit【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
【功效】: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
【主治】: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 寒冷不孕,风湿病痛,疥癣湿疮。
① 《本经》:“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创。
”②《别录》:“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男子阴强,好颜色,令人有子。
”③《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湿痹,毒风,顽痛,去男子腰疼。
浴男子阴,去风冷,大益阳事。
主大风身痒,煎汤浴之瘥。
疗齿痛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治暴冷,暖丈夫阳气,助女人阴气,扑损瘀血,腰胯疼,阴汗湿癣 ,肢顽痹,赤白带下,缩小便。
”⑤《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止痒,洗螆癞。
”⑥《长沙药解》:“吹聤耳。
”【性味归经】:辛苦,温。
①《本经》:

“味苦,平。
”②《别录》:

“辛甘,无毒。
”③《药性论》:

“有小毒。
”④《本草正》:

“味微苦气辛,性温。
”入肾、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肾二经。
”②《本草汇言》:

“手少阳、足厥阴经。
”③《本草再新》:

“入脾、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剂。
外用:煎水熏洗;或作坐药;或 研末撒、调敷。
【用药忌宜】:下焦有湿热,或肾阴不足,相火易动以及精关不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牡丹、巴豆、贝母。
” ②《本草经疏》:“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 ③《本经逢原》:“肾火易动,阳强精不固者勿服。

【别名】: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实、气果、双肾子、癞头花子、野茴香【处方名】:蛇床子、蛇常【商品名】:蛇床子,以子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主产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此外,广西、四川、陕西、山西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割取全株,打落果实,晒干。
【拉丁名】:药材Fructus Cnidii原植物Cnidium monnieri Cusson【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泥抄,洗净,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蛇床须用浓蓝汁,百部草根自然汁,二味同浸三伏时,漉出日干 ,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从午至亥,日干用。
” ②《日华子本草》:“蛇床,凡合药服食即挼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作汤洗病则 生使。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名医别录》:“蛇床子,生临淄川谷及田野。
五月果实,阴干。
”②陶弘景:“蛇床,近道田野墟落间甚多。
花、叶正似靡芜。
”③《蜀本草》:“《图经》云,蛇床,似小叶芎藭,花白,子如黍粒,黄白色。
生下湿地, 今所在皆有,出扬州、襄州者良,采子暴干。
”④《本草图经》:“蛇床子,三月生,苗高三、二尺,叶青碎作丛似蒿枝,每枝上有花头 百余,结同一窠,似马芹类,四、五月开白花,又似散水子,黄褐色,如黍米,至轻虚。
”⑤《纲目》:“蛇床,蛇虺害卧其下,故有蛇床、蛇粟诸名。
”“其花如碎米攒簇,其子 两片合成,似莳萝子而细,亦有细棱。
凡花实似蛇床者,当归、芎藭、水芹、藁本、胡萝卜 是也。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椭圆形,由2分果合成,长约2毫米。
直径约 1毫米,灰黄色,顶端有2 枚 向外弯曲的宿存花按基;分果背面略隆起,有突起的脊线5条,接台面平坦,有2条棕色略突 起的纵线,其中有一条浅色的线状物。
果皮松脆。
种子细小,灰棕色,有油性。
气香,味辛 凉而有麻舌感。
以颗粒饱满、灰黄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显微鉴定: 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常皱缩;外被角质层。
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其间夹杂有条状网纹细胞,以维管柱内侧为多;油管6个,在接合面2个,背面每2个果棱间1个,油管扁长圆形,切向约至110μm,果成熟时油管壁仅为深棕色角质层;维管束柱位于果棱中部,木质部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并伴有少数纤维,韧皮部位于束柱两侧。
内果皮为1~2列扁长形细胞,长短不一。
种皮细胞常颓废,于接合面中央为数列细胞;有细小种脊维管束。
内胚乳细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尚含细小簇晶。
粉末:黄褐色。
①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微波状深波状弯曲,表面有致密的角质纹理,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4个。
②网纹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稍厚,非木化或微木化,有条状或网状增厚。
③油管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色,有的可见横隔,表面隐约可见细胞痕迹。
④内果皮镶嵌层细胞壁有的呈连珠状增厚。
此外有内胚乳细胞等。
本品以籽粒饱满、色黄绿、手搓之有辛辣香气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1.3%,主要成分为蒎烯、莰烯、异成酸龙 脑酯、异龙脑。
又含甲氧基欧芹酚,蛇床 明素,异虎耳草案,佛手柑内酯,二氢山芹 醇 及其当归酸酯、乙酸酯;口异戊酸酯,蛇床定,异丁酰氧基二氢山芹醇乙酸酯。
根含蛇床阴素、异虎耳草素、别欧芹属素乙、花椒毒酚、欧芹属素乙。
果实含挥发油约1.3%,其中主成分为1蒎烯、1-莰烯、异缬草酸龙脑酯及7-甲氧基欧芹酚 等。
从果实醇提取物中除得到7-甲氧基欧芹酚外,尚得到棕榈酸)、β-谷甾醇、香柑内酯、异虎耳草素和花椒毒酚等。
据报道,我国商品蛇床子果实含哥伦比亚内酯0.20%,圆白芷素 、食用白芷素、香柑内酯、异虎耳草素、O-乙酰二氢欧山芹素 、二氢欧山芹素、O-异戊酰二氢欧山芹素、3’-异丁酰氧-O-乙酰二氢欧山芹素及O-异丁酰二氢欧山芹素。
种子含香柑内酯、欧山芹素及食用白芷素。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
取滤液数滴,点于白瓷板上,置紫外灯下观察,显蓝紫色荧光;另取滤液2ml,加等量3%碳酸钠溶液,加热 5min,放冷,再加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1~2滴,即显樱红色。
取本品为分末0.5g,加入乙醚适量,加热提取5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氢氧化钾乙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 至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紫色。

Processed in 0.06344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