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和护理,应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3部分进行。
1,急性期
急性期是指从心肌梗塞发作被送人CCU开始,直到出院为止。
此期间护理要点主要有:介绍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告之心肌梗塞发生的原因、症状和使用药物的剂量及效果。
急性期的康复锻炼由于可发生心肌再梗塞和心功能不全,因而要慎重.锻炼最好在床边进行,并由护士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
住院后2~3W内尽量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给予适当运动负荷锻炼,但必须有医生、护士和临床检验技师参加。
运动负荷试验时,要观察以下5个项目。
自觉症状方面,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眩晕发生。
心率,不超过120次/min或不超过以前心率40次/min。
收缩期血压,血压上升不大于3.99kPa以上或不降低1.33kPa以上。
心电图,ST段降低小于0.2mv或心肌梗塞部位ST段无显著上升。
无严重心律失常。
运动负荷时心电图变化由医生观察,但不论患者有无自觉症状都应行心电图监测。
护理工作的重点是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心慌、呼吸困难、出冷汗和疲劳等。
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作12导联心电图。
另外在运动前后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急性期早期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排泄问题。
应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泄的生活习惯,排泄时应有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对日常生活能力低下者更应加强 护理.
2.恢复期
从出院后在家治疗到参加工作的时期为恢复期。
出院时患者最担心的是心肌再发生梗塞。
护理要点是:指导患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掌握运动程度,注意有无胸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
注意饮食,禁烟。
告之易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
告诉患者按医嘱服药,并说明口服药的作用。
讲解出院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3.维持期
从参加工作到精神、身体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称为维持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护士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此期应进行运动疗法,同时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要告之患者依据自我监测脉搏来指导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