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遗尿,俗称尿床,系指3周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至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重者可每夜1~2次或更多,其特点是膀胱一次排空。
本病病因多与各种因素所致大脑功能紊乱有关,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现代西医学亦无理想疗法。
现代针灸治疗遗尿症,在50年代初,就有人作了临床观察[1],自此之后的近40年时间,作了大量的报道,其文章篇数及报告例数之多,在针灸治疗病症中是比较少见的。
尤其从八十年代之后,无论取穴和穴位刺激方法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取穴上,有按脏腑虚实、三焦部位辨证取穴,也有按病在中枢神经系统或膀胱壁末梢感受器辨病取穴。
除不断探索传统穴位外,还发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穴,1988年11月6日《健康报》报道的用“阴三角”穴治疗遗尿就是一例。
在穴位刺激方法上,几乎各种针灸变革之法都被用于本病治疗。
包括头针、耳针、耳穴压丸、芒针、穴位注射、腕踝针、穴位埋植、足针、手针、电针、激光穴位照射以及经络磁场疗法等等。
针灸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有人曾对1172例作了统计,总有效率为92.3%[2]。
关于针灸治疗遗尿症的机理,也作了不少工作。
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刺激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膀胱逼尿肌的作用,从而使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得以调整。
针灸对桥脑、中脑的排尿中枢放电频率亦有较大影响。
遗尿患儿经针灸后尿比重增加,总尿量减少。
当然,要得出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治疗】
体针
取穴
主穴:分2组。
1、关元、三阴交;2、阴三角。
配穴:百会、睛明、箕门,夜尿点。
阴三角位置:共分3穴。
穴1:阴茎正面根部上0.5厘米;穴2:阴茎背面根部右侧0.5厘米;穴3:阴茎背面根部左侧0.5厘米。
三穴成等腰三角形。
如为女孩,穴1可选耻骨联合正中线上1厘米,穴2、穴3分别为穴1之左右旁开2厘米。
夜尿点位置: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
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1组,2组穴位可单独选用,亦可交替轮用。
如效不显,加用或改用配穴。
每次一般取2~3穴。
各穴操作法如下:关元穴直刺,深度约0.5~1寸,反复提插探寻,使针感达到外生殖器;曲骨穴,取28号毫针,先以15度角向下斜刺,得气后行刮针法20~30次,将针退至皮下,再分别向左右成35度角刺入肌层,行同样手法后出针。
三阴交,针尖略朝上进针,得气后,行提插结合小捻转之补法,并力求针感向膝部方向放散。
阴三角3穴,均直刺,进针深度约0.5厘米,以产生局部沉胀麻木针感为度。
百会穴,沿头皮向前平刺,有沉胀感即可,进针约0.5~1寸左右。
夜尿点,直刺0.2~0.3寸。
箕门穴,注意避开动脉,直刺1寸,得气后,作捻转补法。
睛明穴,嘱患者仰靠或卧,闭目,快速破皮后,沿眼眶内缘慢慢刺入0.5~1寸,得气后留针,不作捻转 提插。
上述穴位,均留针半小时。
每隔5分钟运针1次,睛明和夜尿点用指甲轻轻刮针,余穴除标明补法外,都采取平补平泻手法。
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遗尿停止,小便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显效:遗尿停止,小便 正常,随访一年偶有复发;有效:遗尿次数较前减少;无效:针刺后症状未见改善。
共治疗1192例,痊愈939例,显效60例,有效134例,无效59例,总有效率为95.1%[3~8]。
电针
取穴
主穴:分2组。
1、百会旁;2、气海、关元。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极、曲骨。
百会旁穴位置:百会穴旁开0.5寸。
治法
主穴每次用1组,另加配穴1对。
操作为:嘱病人取卧位,百会旁穴用28号1.5寸毫针,向后刺1.2寸,至有麻胀感即可,两侧均针。
腹部穴,要求直刺至针感放射到会阴部。
下肢二穴,直刺进针得气后,平补平泻手法运针2分钟。
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200次/分以上。
中等量刺激,以病人能耐受为限。
通电30分钟。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疗效评价
共治226例,痊愈141例,显效6例,有效5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0. 7%[9~11]。
耳针
取穴
主穴:肾、膀胱、脾、缘中。
配穴:尿道、肺、腰骶。
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
每次取3~5穴。
开始5次,可用毫针刺,选5分长之毫针,速刺入耳穴,以不穿破耳软骨为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第6次开始以王不留行籽贴敷,用手捻1~2分钟,使患者感到胀痛方可。
每次1侧穴,两侧交替,每周2次。
嘱患者每日按压2次,另加睡前1次,每次按压5分钟,以耳廓发热潮红为宜。
5次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
共治254例,平均总有效率为93.7%[18~20]。
穴位激光照射
取穴
主穴:分3组。
1、会阴、三阴交;2、命门、中极,3、中髎、关元。
配穴:足三里、上髎、气海。
治法
主穴每次任选2组,效不显时酌加配穴。
以氦氖激光针灸仪照射时,先通过分光,经过1米长之导光纤维到探头,并将两个探头同时置于2个穴位上。
波长为6328埃,功率密度为14.29毫伏/厘米2,每穴照射5分钟,每次共照4~6个穴。
每日1次,每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疗效评价
共治315例,以类似于前述标准评判:痊愈172例,显效13例,有效1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4.9%[15~17]。
穴位注射
取穴
主穴:分2组。
1、三阴交;2、肾、膀胱。
治法
药液:①阿托品注射液0.5毫克加生理盐水2毫升;②维生素B12。
每次取一组穴,两组可单独治疗,亦可交替轮用。
第1组穴用第1组药液,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一侧三阴交,待得气后,回抽无血,注入1毫升药液,然后以同法注入另一侧。
注射后观察3~5分钟。
第2组穴用2组药液,取4号针头,找准耳穴敏感点后,刺入皮下,待刺抵耳廓软骨,回抽无血,每穴推入药液0.2毫升,双侧耳穴均取。
上法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后,续治。
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29例,痊愈318例,显效61例,有效2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94.6%[12~14]。
头针
取穴
主穴:足运感区。
配穴:气海、关元、中极、阴陵泉、足三里。
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
足运感区,以2.5~3寸长之28号毫针,取准穴后,快速刺入肌层,向前平刺1.5寸,以拇食指快速捻转,频率200次/分,持续3分钟,留针5分钟,如此反复2次后起针。
顶中线,取同样毫针,从百会穴,向前顶穴沿肌层透刺1.5寸,以上法快速捻转1次后,留针4~8小时。
配穴,每次可配2个腹部、1个下肢穴。
腹部穴操作为气海透关元,或关元透中极。
下肢穴直刺得气。
均以快速捻转加提插手法,运针1~2分钟,待感应强烈后出针。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疗248例,痊愈181例,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93.2%[21~23]。
穴位埋针
取穴
主穴:列缺。
配穴:三阴交、关元。
治法
一般只选主穴。
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
每次只取1侧穴。
以麦粒型皮内针,高压消毒后,刺入穴位,有酸,胀等针感后,上复盖一方形胶布,以免针具脱落。
每天睡前按压数遍。
留针2~3天,再埋加1侧。
关元埋针时要避免刺入腹膜。
3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后再埋。
疗效评价
共治疗500例,痊愈268例,显效98例,有效63例,无效71例,总有效率为85.8%[24~26]。
腕踝针
取穴
主穴:下1穴。
治法
取30号2寸毫针,以30度角斜刺进穴点后,即将针放平,使针体基本上保持与表皮平行,缓缓向上送针1.5寸,患者应无疼痛和得气感觉。
双侧均针,留针30分钟。
亦可采取注线法埋植肠线,以0/2号肠线2厘米,置入腰穿针中,用与上述针刺法相同方法,进针1.5寸,然后,一面推针芯,一面缓缓取出针管。
注意埋线不可过深,以肉眼能观察到皮下针影为佳。
退针后,压迫针孔30~40秒,以防出血,盖以消毒敷料。
每次埋1侧,15日埋1次。
针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埋线3次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
以针刺法治疗135例,痊愈111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8%。
埋线治疗18例久治无效的顽固性遗尿18例,结果均获痊愈[27,28]。
拔罐
取穴
主穴:关元、天枢、水道。
配穴:肾俞、足三里。
治法
主穴每次选2~3穴,用拔罐法,将小型抽吸罐,装入半瓶左右温水,口朝上倒扣于穴位上,用注射器抽去空气,使之吸附,留罐15分钟。
配穴用艾条作雀啄灸,在治疗前,须嘱患儿将尿排空。
上述方法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0例,结果痊愈3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29]。
手针
取穴
主穴:夜尿点。
配穴:气海、关元、三阴交。
治法
一般仅取遗尿点,如效不显加配穴。
先令患者手心向上,小指伸直平放,用30号0.5寸~1寸针直刺2~3分深,用轻捻转法,使麻胀感向掌部放射。
配穴常规刺法,使有沉胀感。
留针45分钟,间隔15分钟行针1次。
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70例,结果痊愈134例,显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8%[30,31]。
艾灸
取穴
主穴:关元、气海、三阴交、膀胱俞。
配穴:肾俞、神门。
治法
药艾制备:将丁香3g、虫草3g、硫黄5g共研细末,取麝香0.5g与上药末共研,然后和艾绒20g拌匀,制成黄豆大艾炷。
每次选3~5穴,先以1%普鲁卡因注射液0.5ml局麻,将药艾炷放在穴位上点燃,待灸完1壮后,用棉棒将余灰拭净,再更换艾炷,共灸5~7壮。
随即在灸处贴淡水膏,以促化脓。
灸后一般3~15天化脓。
脓汁多者每日换贴2次,少者1次。
20~35天灸疮愈合,而留有疤痕。
10~15天灸1次,一般不超过4次。
疗效评价
共治16例,结果痊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3.8%[32]。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民英。
针刺治疗遗尿症实验的初步报告。
针灸杂志 1951;1:29。
[2]彭荣琛。
针灸治疗遗尿文献综述。
云南中医杂志 1982;3:41。
[3]杨春普。
针刺关元、百会穴治疗遗尿症500例。
中国针灸 1985;5:34。
[4]白秀荣。
针刺曲骨治疗遗尿症63例。
中国针灸 1985;5:18。
[5]高玄根。
针刺关元三阴交治疗遗尿230例报告。
江西中医药 1983;:35。
[6]杨月珍。
针刺治疗夜尿43例。
吉林中医药 1988;:25。
[7]杨日和。
箕门穴治疗遗尿症88例。
北京中医 1988;:40。
[8]李化同。
针刺“阴三角”治疗遗尿症268例。
中国针灸 1987;7:19。
[9]方少华,等。
电针治疗遗尿150例。
湖北中医杂志 1985;:27。
[10]靳志英。
电针治疗遗尿。
内蒙古中医药 1986;5:27。
[11]康中才。
针刺治疗遗尿50例疗效观察。
中医杂志 1985;26:38。
[12]郭昭明,等。
穴位注射阿托品治疗遗尿。
贵州医药 1985;9:50。
[13]吴家庆。
小剂量维生素B12耳穴封闭治疗遗尿症。
福建中医药 1986;17:24。
[14]许植之。
氦氖激光治疗小儿遗尿症101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248。
[165王惠芬,等。
氦氖激光照射穴位治疗遗尿症100例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1984;:20。
[16]王书波,等。
激光治疗遗尿症114例报告。
陕西中医 1984;:5。
[17]姚尊华,等。
穴位注射阿托品治疗夜尿症116例。
中国针灸 1982;2:11。
[18]丁育德,等。
耳针耳穴贴压法治疗遗尿症41例。
浙江中医杂志1986;21:17。
[19]周康瑜。
辨证分型耳压疗法治疗遗尿症。
针灸论文摘要选编 1987:99,北京。
[20]高美玲。
耳穴贴压疗法治疗遗尿症70例。
中国针灸 1989;9:21。
[21]王泰东,等。
头针治疗遗尿症163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505。
[22]姜定元。
针刺治疗遗尿症135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84;4:18。
[23]陈再文。
头皮针治疗遗尿37例临床小结。
江苏中医杂志 1988;:封3。
[24]钱志云。
埋针治疗遗尿症131例。
浙江中医杂志 1980;15:365。
[25]张唐法。
揿针治疗109例小儿遗尿的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83;3:19。
[26]程祥佑。
列缺穴埋针治疗遗尿200例临床报告。
湖北中医杂志 1980;:50。
[27]宋玉珠,等。
腕踝针治疗夜尿症135例近期疗效观察。
中医杂志 1981;22:53。
[28]马发元,等。
针踝一区埋线治疗顽固性遗尿。
贵州医药 1980;:50。
[29]杨贵珍,等。
水罐疗法治疗遗尿40例。
河北中医 1990;12:38。
[30]王振龙。
手针夜尿点治疗小儿夜尿20例。
山西中医 1990;:38。
[31]金伯华,等。
手针治疗小儿遗尿症150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88;8:39。
[32]曾令德。
化脓灸治疗遗尿症16例。
中国针灸
1997;1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