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咳嗽,常用祛痰的中药如下:
白芥子
味辛,性平,入肺经。
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功效。
适用于咳嗽痰多清稀、胸胁满闷作痛患者。
天南星
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的功效。
另外,该药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可用于风痰壅盛之中风者,多和天麻合用。
紫菀
味苦、甘,性微温,归肺经。
本药能明显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作用,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主要用于咳嗽且有痰涎壅盛、咳吐不爽者。
前胡
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
具有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的功效。
有明显增加呼吸道分泌作用,无明显镇咳作用。
临床上常与杏仁、桑白皮等配伍。
白前
味辛、甘、性平,归肺经。
具有祛痰、降气止咳的作用。
与桔梗、紫菀、百部等合用,也可用于久咳多痰的治疗。
竹沥
味苦,性寒,归心、肺、胃经。
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常用于咳嗽痰多者。
款冬花
味辛,性温,归肺经。
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作用。
临床上常与紫菀配伍,为常用的化痰止咳药。
杜鹃素
味苦,性寒,归肺经。
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或通过神经反射而产生祛痰作用。
临床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使痰量逐渐减少,痰液变稀,易于咯出,从而减轻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