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5~9月间捕捉。
主要方法:①光照:晚间乘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蛤蚧见强光则立即不动,便可捕获。
②引触: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缝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
③针刺:在竹竿上扎铁针,乘蛤蚧夜出时刺之。
蛤蚧捕得后,用锤击毙,剖腹取出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定于竹片上,以防脱落,然后用微火焙干。
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切成小方块。
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
焙干后,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
①《雷公炮炙论》:"蛤蚧,其毒在尾,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瓷器盛,悬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
"②《日华子本草》:"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内不净,以酥炙用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