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山漆不须疑,屈指何曾有数推。
锋簇涂来疮即合,杖笞敷上痛无知。
损伤跌扑堪排难,肿毒痈疽可救危。
猪血一投俱化水,真金不换效尤奇。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三七味甘微苦温无毒。
时珍曰: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
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之粘物,出广地山中,故名。
散血止痛,去瘀消肿。
治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
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
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敷之,去瘀消肿易愈。
产后服,亦良。
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麒麟竭、紫矿相同。
肿毒,醋磨涂,刃杖伤,嚼涂。
血痢崩下,煎汁服。
得生地、阿胶,治吐衄。
得当归、川芎,治恶血。
生广西山洞中者良,略似白及、地黄。
有节,味微甘,颇似人参。
以末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真。
一名金不换,贵重之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