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 lù mén shān huái gǔ
qīng xiǎo yīn xīng lái,
chéng líu yuè jiāng xiàn。
shā qín jìn fāng shì,
pǔ shù yáo mò biàn。
jiàn zhì lù mén shān,
shān míng cùi wēi qiǎn。
yán tán duō qū qū,
zhōu jí lv̌ húi zhuǎn。
xī wén páng dé gōng,
cǎi yào sùi bù fǎn。
jīn jiàn ěr zhī shù,
shí chuáng wò tái xiǎn。
fēn wú gǎn qí jìu,
jié lǎn shì pān jiàn。
yǐn jī jīn shàng cún,
gāo fēng miǎo yǐ yuǎn。
bái yún hé shí qù,
dān gùi kōng yǎn jiǎn。
tàn tǎo yì wèi qióng,
húi tǐng xī yáng wǎn。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清晨怀着兴致出门来,小船渡过汉江绕岘山。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沙洲的水鸟近看才可识别,水边的树木远望不能分辨。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船行款款来到鹿门山,阳光明亮使山岚浅淡。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岩石间的潭水曲曲弯弯,行船到此每每迂回绕转。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听说庞德公曾到这里,入山采药一去未回还。


鹿门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清一统志·湖北·襄阳府》:“鹿门山,在襄阳县东南三十里。《襄阳记》:‘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登:《全唐诗》校:“一作题。”又云:“题下一有怀古二字。”
江岘:江边小山。《声类》:“岘,山岭小高也。”此处小山指襄阳县内之岘山。《元和郡县志·山南道·襄州》:“岘山,在(襄阳)县东南九里,东临汉水,古今大路。”
方:《全唐诗》校:“一作初,又作相。”
浦:水边。遥:《全唐诗》校:“一作远。”
至:《全唐诗》校:“一作到。”
翠微:青葱的山气。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金涧:指风景秀美的山涧。饵:《全唐诗》校:“一作养。”按,对照下句,以作“养”为是。芝术(zhú):灵芝(一种菌类植物)、白术(草名,根茎可入药)。
纷:盛多。耆旧:年老的朋友,也指年高望重者,此指庞德公。
揽:宋本作“缆”,是。结缆:系缆,指停船。攀践:指登山。
丹桂:桂树的一种,皮赤色。偃蹇:此处解作妖娆美好的样子。
探讨:寻幽探胜。
艇:《全唐诗》校:“一作舻。”指船。

《登鹿门山》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一五九卷第三十五首。此诗先写清晨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的景物,“沙禽”、“浦树”二句的描写,正是清晨景物特色,可见诗人游览之“兴”甚浓;继写登山探访隐士遗踪,见隐士遗迹尚存,但隐士的高风亮节已相去邈远,便无限感慨,抒发了深沉的怀古幽情;最后写“回艇”,留下无限眷恋,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

Processed in 0.347026 Second , 268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