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é chōng guó shū bào dū zhōng qì suǒ jū chū chéng zhé yǐ zì wèi zuò yī shǒu jì
xī gùi sān gōng dì,
jīn yíng yī mǔ jū。
liáo kān bì zào shī,
jiān yù zhǔ qín shū。
shòu kū yóu sī chěng,
jiāo cháo bù yuàn yú。
cháng ān qióng pì dì,
wú yì ài wú lú 。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