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纳米人工骨技术获美国专利

据中国医药报讯 记者刘云涛报道 把一种人工材料植入骨缺损处,它就会和人体骨骼融为一体,使骨细胞生长愈合而材料降解,这种神奇的材料就是以清华大学崔福斋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研发的纳米人工骨材料。
近日,这项成果获得了美国专利局颁发的专利批准通知证书,从而为该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据悉,在骨缺损填充医用材料领域,国内外已有多种同类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在生物兼容性、排异反应、活性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并且都不具备天然骨材料的分级结构特征。

作为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支持的攻关项目,纳米人工骨是课题组采用纳米技术在对人骨骨痂和胚胎骨的分级结构和生物矿化过程的多年研究基础上发明的新型骨材料。
它仿照人类骨头生成的机理,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的生物硬组织修复材料,使复合材料具有纳米有序结构的天然骨分级和多孔结构。
X光衍射图谱显示,此种材料的图谱与人骨样品的基本一致,表明该产品材料的成分与结构与天然骨很接近。
它修复后的骨头和人体骨完全一样,不会在体内留下植入物。

2002年11月纳米人工骨获得原国家药品监管局用于临床人体试验的许可;2004年3月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三类植入产品试生产注册证,成为我国首个可以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和应用的纳米医药产品。
自销售以来,该产品已在2000多例患有颈椎病、腰椎病、拔牙创、骨缺损等病的患者身上进行了使用,无一例不良反应。
目前,北京等省市共有30多家医院采用纳米人工骨进行治疗。

崔福斋教授透露,注射型与加强型以及复合骨髓干细胞能够更快愈合创口的纳米人工骨,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不久即将问世。

Processed in 0.047952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