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汪志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与美国西莱山医学院合作,以艾滋病病毒转录共激活因子特定区域为基础进行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制,最近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汪志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与其合作伙伴——美国西莱山医学院的MingMingZhou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合作,以PCAF/BRD而不是病毒蛋白为靶点来阻断艾滋病病毒的基因表达。
研究表明,HIV-1的转录并复制需要艾滋病病毒的反式转录蛋白中乙酰化赖氨酸残基与人体核转录共激活因子之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
在此基础上,他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已成功筛选出3个先导化合物〖N1--1,3-丙二胺〗、〖N1--1,3-丙二胺〗和〖N1--1,3-丙二胺〗。
这些先导化合物能够选择性地与PCAF/BRD结合,其结合的牢固程度大大超过了与艾滋病病毒中的乙酰化反式转录蛋白结合的强度。
通过测定它们与PCAF/BRD形成的复合物三维结构,发现它们与PCAF/BRD的结合方式类似于AcKTat与PCAF/BRD的结合方式,从而为艾滋病的治疗发现了潜在的新靶点,为无抗药性的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