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丸》

组成

珍珠母三分,当归、熟地黄各一两半,去芦人参、酸枣、柏子仁各一两,犀角、茯神、沉香、龙齿各半两。

用法

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每服四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夜卧服。
现代用法:上药分别研为细末,和匀,以神曲粉打糊为丸,朱砂为衣,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每日3次。

功效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滋阴养血。

主治

主治心肝阳亢、血虚不足之神志不宁证,症见入夜少寐,时而惊悸,头目眩晕,舌质淡红,苔薄自或少苔,脉细弦。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老年性痴呆等病症。

1.失眠:本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因负性生活事件所致失眠63例,对照组58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
疗程均为90日。
采用睡眠障碍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好转35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13例,好转28例,无效17例。
两组在治疗30日、60日、90日和停药后2周的SD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在治疗60日、90日和停药后2周的SDRS评分低于对照组。
两组在治疗30日、90日的HAMA评分也均较治疗前减少。
治疗组的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

2.老年性痴呆:本证多为年高心肾亏虚、脑海空虚,神明无主;或日久操劳,心血暗耗,血虚阳浮;或肾阴亏虚,不济心阴,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心气浮越,神明不敛,呆病遂生。
此为痴呆之虚证,治宜补肾益精、养心安神,多用珍珠母丸化裁。
若口干、舌红者,加玄参、麦门冬;惊悸不安、神识无主者,加百合、远志;头晕、头痛考,加白蒺藜、菊花;眩晕肢麻者,加石决明、钩藤等。

方解

本方用于心肝阳亢、阴皿不足诸证:方用珍珠母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龙齿镇心神、安魂魄,二药相配,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以治阳亢神动;炒枣仁、柏子仁、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正惊悸,当归、熟地黄补血滋阴,三药合用,益气生血,养血滋阴,以复其阴血不足;犀角、沉香镇惊潜阳;朱砂安神定志,引药入心。
纯属痰热、痰火为患的惊悸、少寐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癫痫、白内障等证属阴血不足,肝阳偏亢,神志不宁者。
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镇静、安神、催眠等作用。

方歌

珍珠母丸参地归,犀沉龙齿柏茯神,更加酸枣宁神志,镇心平肝此方推。

珍珠母丸归地参,犀沉龙齿柏枣仁,朱砂为衣茯神入,镇心潜阳又安神。

摘录
宋·《普济本事方》
Processed in 0.044352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