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

组成

桔梗三两、荆芥三两、紫菀三两、百部三两、白前三两、甘草一两、陈皮一两五钱。

用法

药研细末,每次服6~9克,水煎服。
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

止咳化痰,宣肺疏表。

主治

风邪犯肺。
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咳嗽变异型哮喘等病症。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外感风邪,咳嗽吐痰的常用方,以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风邪犯肺者。

3.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将80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嗽散,疗程1周。
以咳嗽及咳痰喘息症状消失,肺部喘鸣音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55.0%。

4.咳嗽变异型哮喘: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28例,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25例作对照,疗程14日。
以疗效指数/疗前积分×100%≥90%为临床控制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72%。

5.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应用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35例,与阿奇霉素治疗35例作对照,疗程2周。
以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哕音完全消失,X线检查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血象指标检测恢复正常,且患者半年内没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次数

6.急性支气管炎: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6例,与急支糖浆治疗32例作对照,疗程1周。
以治疗7日内咳嗽、咳痰及感冒症状消失为痊愈标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65%。

方解

本方证为风邪稽留于肺,肺失宣畅所致。
用治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
风邪犯肺,或因解表不彻而风邪未尽,故咽痒咳嗽,因外邪已去十之八九,故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
治宜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方中紫菀、百部,均入肺经,其性温润,能润肺化痰止嗽,为君药。
桔梗味苦辛,善于宣肺化痰;白前味辛甘,长于降气化痰。
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共为臣药。
荆芥祛风解表,使外邪从表而解,则肺气得宣,虽重不在解表,但解表又实不可缺;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
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合桔梗、荆芥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
药虽七味,用量轻微,具备了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喉源性咳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咳嗽、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肺系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等证属风邪犯肺咳嗽的病症。
实验研究表明,止嗽散可明显延长小鼠引咳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酚红排泌量,但平喘作用不明显。

方歌

止嗽散用百部菀,陈皮桔梗加白前,甘草荆芥共同用,止咳化痰此方变。

摘录
清·《医学心悟》
Processed in 0.043481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