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人参 炙甘草 猪苓姜黄各3克 茯苓干姜 砂仁6克 泽泻 橘皮各9克 炒知母12克 炒黄芩36克 炒黄连 半夏炒枳实各15克 姜厚朴30克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健脾和中,清热利湿治热胀。
腹大坚满,脘腹胀痛,口苦纳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
每服100丸,空腹时服。
白术、人参、炙甘草、去黑皮猪苓、姜黄各一钱,去皮白茯苓、干姜、砂仁各二钱,泽泻、橘皮各三钱,炒知母四钱,炒黄芩一两二钱,炒黄连,汤洗半夏、炒枳实各五钱,姜厚朴一两。
上药共研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次服6~9克,每日2次。
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目前常规剂量。
行气健脾,泄热利湿。
湿热臌胀,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疼痛,烦渴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垢溏,苔黄腻,脉弦数。
本方为治中满热胀、鼓胀、气胀、水胀属湿热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时以腹大坚满胀痛、烦热口渴、渴而不欲饮、苔黄腻、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由半夏泻心汤、六君子汤、枳术丸、四苓散等方综合加减而成。
其中黄连、黄芩、茯苓、猪苓等清热利湿,佐以半夏、干姜辛开散结,枳实、厚朴等消除胀满,更以人参、白术等培补中气;攻补兼施,祛邪不伤正。
临床应用时,肝硬化、脾肿大明显者,可加用丹参、桃仁、鳖甲、炒山甲;腹水重,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石苇,茯苓改茯苓皮;大便秘结,加虎杖、槟榔;黄疸明显者,加田基黄、鸡骨草。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感染等属湿热壅盛,气机阻滞者,可用中满分消丸加减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连、黄芩具有解毒抑菌作用;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有利尿、保肝等作用。
中满分消砂朴姜,芩连夏陈知泽襄,二苓参术姜黄草,枳实为丸效力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