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温胆汤

处方

生姜12克 半夏6克橘皮9克 竹茹6克 枳实2枚甘草3克

功能主治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

用法用量

上六味,切碎,以水1.6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摘录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温胆汤

处方

半夏麦门冬各45克 茯苓60克 酸枣仁90克炙甘草 桂心 远志黄芩 萆薢 人参各30克

制法

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

化痰和胃,养心安神。
治痰饮内阻,心神失养,惊恐失眠,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长流水1升,加糯米适量,煮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再入药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世医得效方》卷九:温胆汤

处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60克 陈皮90克 甘草30克 茯苓45克 人参30克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及惊悸自汗,触事易惊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空腹时服。
来效,加远志、姜汁、炒北五味子各30克、酸枣仁30克。

摘录
《世医得效方》卷九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温胆汤

处方

远志 枣仁 茯神 当归 川芎 钩勾 半夏 广皮 甘草 香附 茯苓

功能主治

治妇女经行,卒遇惊恐,因而胆怯,神志失守,经血忽闭,面青筋搐,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温胆汤

出处

温胆汤,出自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原方出自北周·姚僧恒《集验方》,由唐·《外台秘要》收录,其方无茯苓、大枣,重用生姜四两,合半夏、陈皮、炙甘草各二两共十两性温之品,胜于竹茹二两、枳实二两共四两性凉之品,以制胆寒,而名以“温胆”。
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八、卷九、卷十各收录“温胆汤”1首,其中卷九“温胆汤”以《集验》温胆汤减生姜为五片,加茯苓一两半、大枣一枚,减其温性、增其凉性,以欲利胆清胆,并尊胆腑清净以温和为要之意,承袭“温胆”之名。
后世医家多从《三因方》之论。

组成

半夏、竹茹、麸炒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茯苓一两半,炙甘草一两,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更年期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慢性胆囊炎、失眠、肿瘤化疗致呕吐、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1.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30例,与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治疗30例作对照,7日为1个疗程。
以呃逆完全消失,1周内未复发为痊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更年期综合征:应用温胆汤治疗痰热内阻型更年期综合征40例,与更年康治疗40例作对照,10日为1个疗程,3疗程后观察两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情况。
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工作、生活正常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高尿酸血症:12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对照60例。
观察组采用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内服丙磺舒0.5克,每日2次;别嘌醇100毫克,每曰3次;碳酸氢钠l克,每日3次。
两组均以15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98%为痊愈;98%>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80%为显效;80%>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50%为有效;血清尿酸浓度下降率

4.慢性胆囊炎: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每日1剂,水煎服。
以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随访未复发或B超检查明显改善为显效;以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随访未加重或B超检查有改善为有效;以症状和体征及B超检查无改善,或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停药后又反复发作为无效。
结果:3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

5.失眠: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30例,与地西泮治疗30例作对照,10日为1个疗程。
以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
醒后精神充沛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6.7%,本方对治疗不寐证疗效较好。

6.肿瘤化疗致呕吐:将6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在化疗前30分钟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1例用温胆汤加减治疗,20日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以呕吐分级标准0-Ⅱ度为有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42%,对照组80.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精神分裂症:采用温胆汤加减协同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25例,与单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25例作对照,疗程6周。
以PAWSS总分减分率≥75分为痊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7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方解

温胆汤系中医经典化痰名方,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
方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胆气清肃,烦呕得止;枳实破气消痰,与半夏相配,气顺痰消,气滞得畅,胆胃得和;陈皮燥湿化痰,助半夏祛痰,健脾加强枳实行气之力;茯芩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且有宁心安神之功;甘草益脾和中,协调诸药;生姜祛痰止呕,又可解半夏之毒;大枣与甘草、茯苓为伍健脾祛湿,又与生姜相配,调和脾胃,使中州得运。
诸药相合,化痰而不燥,清热而不过寒,使痰热得化,胆热得清,共奏理气化痰之功。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心律失常、胸痹、脂肪肝、胃溃疡、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慢性咽炎、代谢综合征等证属胆郁痰扰的病症。
实验研究表明,温胆汤具有降低皮层多巴胺的含量、升高皮层及海马组织4-轻基苯乙酸的含量、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血清干扰素的浓度、疫抑制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调节免疫应答、抑制炎症的进展等作用。

方歌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摘录
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Processed in 0.04646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