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痹汤

处方

附子、姜黄、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
甘草半两。

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五痹汤

处方

片姜黄羌活 白术 防己各30克 甘草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风寒湿邪,客留肌肤,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痹汤

组成

片姜黄、炙甘草、羌活、白术、防己。

用法

上药共为粗末。
每次用12克,加生姜10片,水煎服。

功效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

主治风寒湿痹,经络不利,肢节疼痛,麻痹不仁。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等病症。

1.类风湿关节炎:本方加麻黄、桂枝、红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黄芪、防风。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
结果:84例患者效果显著,30例好转,5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

2.冠心病:以五痹汤为基础。
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和中;当归、川芎、丹参、赤芍养阴补血和血;远志、石菖蒲、茯神、丹参、毛冬青养心安神宁志。
加三七活血化瘀止痛。
三组诸药合伍,益诸一身之气,活一身之立,心脉得通,心以得养。
其药理益气和血养阴通络,祛邪扶正消炎止痛,治疗1例男性冠心病患者速见奇效。
[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方解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方用羌活、姜黄、防己祛除风湿,合以白术除湿,生姜辛散。
临床应用以筋骨酸痛,尤以上股肩臂为甚、举动不利为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腰骶痛,加杜仲、桑寄生;腰褪痛,加牛膝、川断、威灵仙。

方歌

祛风除湿五痹汤,片姜黄加炙甘草,羌活白术并防己,风湿痹痛此堪尝。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Processed in 0.04335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