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白术、滑石、葵子、瞿麦,各三两;石苇、木通,各二两;王不留行、当归、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食前,日二、三服。
石韦散,出自唐·《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
本方原名“瞿麦散”,首见于唐·《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后由宋·《太平圣惠方》收录并加甘草后更名为“石韦散”。
去毛石韦二两、瞿麦一两、滑石五两、车前子三两、冬葵子二两。
上为散,每服方寸匕,一日三次亦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酌减为常规剂量。
清热利水,排石通淋
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亘.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舌淡苔薄白,脉数。
本方用石韦通淋、涤小肠之结热;葵子滑窍,利膀胱之壅塞;瞿麦清心通淋闭;滑石通窍化沙石;车前子清热利水以快小便;为散,白汤调下,使热结顿化,则沙石自消而小便如其常度。
临床常用于热淋,石淋,以小便淋沥疼痛、苔黄尿赤,或有发热,或尿中有砂石为辨证要点。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输尿管结石、尿道综合征、尿路感染、尿石病等病症。
石韦散有瞿木滑,归芍术葵王不甘,清热利水能通窍,膀胱有热淋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