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蓍、川芎、当归、白芍药,各等分。
上一十味,为粗末。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
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十全饮。
人参 肉桂川芎 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耆川当归白芍药各等分
上药十昧,锉为细末。
温补气血。
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本方是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耆、肉桂所组成。
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耆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着。
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十全大补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制丸,名“十全大补丸”;制膏,名“十全大补膏”。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
水煎服。
原方各等分,现一般改用饮片,酌定剂量,水煎服。
丸剂,每服6~9克,每日2~3次;膏剂,每服15克,每日2次。
温补气血。
气血不足,虚劳咳喘,面色苍白,脚膝无力,遗精,崩漏,经候不调,疮疡不收,舌淡,脉细弱。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两亏,诸虚不足之证。
方用八珍汤双补气血,合以肉桂、黄芪温煦气血。
临床应用以气血不足、面色苍白、脚膝无力、四肢不温为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纳差,可去熟地黄,或加焦山楂、焦六曲、砂仁、豆蔻;胸闷,加陈皮、木香、瓜蒌;肢冷形寒,加重肉桂剂量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显著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特异性抗体生成,活化补体,激活巨噬细胞,以及直接抗癌活性作用;并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明显降低其毒性,以及防治化疗、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十全大补最有灵,四物地芍当归芎,人参白术苓炙草,温补气血芪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