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各半两;石莲肉、白茯苓、黄兽、人参,各七两半。
上散。
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及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
药性温平,不冷不热,常服清心养神,秘精补虚,滋润肠胃,调顺血气。
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泠,空心,食前服。
发热加柴胡、薄荷煎。
黄芩 麦门冬地骨皮 车前子 炙甘草各15克 石莲肉
上药锉散。
清心利湿,益气养阴。
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
每服9克,用麦门冬10粒,水225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水中沉冷,空腹时服。
发热,加柴胡、薄荷。
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石莲肉、茯苓、黄芪各三钱,人参二钱,甘草一钱半
水煎服。
清心利水,益气养阴。
虚火淋浊证,小便淋沥,浑浊,尿时刺痛,遇劳即发,或有遗精,五心烦热,四肢倦怠,口苦咽干,或口舌生疮,或白浊带下,舌红,苔黄,脉数。
本方主要用治心火上炎,肾阴不足之证。
方用石莲肉为君药,清心火而下交于肾;黄芩、地骨皮清退虚热;车前子、茯苓清利膀胱湿热;麦门冬、人参、黄芪、甘草益气养阴,虚实兼顾,标本同治。
临床应用以五心烦热、四肢倦怠、口苦咽干、口舌生疮、遗精为辨证要点。
凡湿热下注所致淋浊、带下,不宜使用本方。
实验报道清心莲子饮合四逆散治疗失眠有一定效果。
清心莲子石莲参,地骨柴胡赤茯苓,芪草麦冬车前子,躁烦消渴及崩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