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 当归 芍药 干地黄 半夏各9克 茯苓 人参 桂心 远志 麦门冬 甘草 五味子 白术 泽泻各6克 干姜12克 大枣30枚
上十六味,哎咀。
补气养血。
治妇人气血两虚,身体疼痛,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饮食,并诸虚少气,心悸不安。
用水1.5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黄耆6克 熟地黄人参 茯苓 甘草各1.5克 芍药川芎 官桂 远志当归各2.4克 麦门冬1.5克
治痈疽溃而反痛者。
上为一剂。
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取180毫升,空腹时服。
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人参、茯苓、甘草、麦门冬、肉桂、远志、生姜、大枣各五分。
水煎服。
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主治痈疽溃后,气血皆虚,溃处作痛,倦怠懒言,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脉细弱,舌淡苔薄。
本方所治诸证,皆由气血两亏所致。
故本方之旨意在气血双补、阴阳并调,用四君子汤去白术以补气健脾,四物汤养血补肝;黄芪、肉桂益气助阳,可收阳生阴长之效;麦门冬养心除烦,护阴以配阳;远志宁心安神,用在内补黄芪汤的另一作用是:“长肌肉……治一切痈疽”。
诸药配合,共使气血充盛,促其腐祛肌生,疮口收敛。
如疼痛,加乳香、没药以定痛;硬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消硬。
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