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15克 白芷9克 川椒21粒 草乌15克 半夏9克 胆南星4.5克 全蝎9克 细辛4.5克 炒盐15克
上药共为细末。
麻醉止痛,治咽喉部诸证需用刀针割烙者。
用时吹患处。
令喉内肉麻不知疼痛而下刀烙。
细辛、南星、半夏、牙皂各等分。
上为细末。
止痛。
主
用少许放患处,便不知痛,可用刀针。
麻肌散
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
上为末。
跌仆伤损。
麻肌散。
草乌5钱,川乌5钱,淮乌5钱,烧盐5钱,半夏3钱,全蝎3钱,白芷3钱,南星1钱5分,细辛1钱5分,川椒21粒。
上药各为末,和匀备用。
喉疔、喉核须用刀针刺割者。
喉疔喉核须用刀针刺割者,用此先吹患处,再下刀针。
但吹后痰涎必须吐净,不可咽下;用刀针后,恶血必须漱净,再吹本秘诸药方。
草乌3钱,当归2钱半,白芷2钱半。
上为细末。
服之不知痛。
主整骨,取箭头。
每服5分,热酒送下。
饮甘草解,或白糖汤冷服亦解。
麻肺丹、麻沸散
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
麻醉。
主辅助外科手术。
麻肺丹、麻沸散。
川乌尖2钱5分,草乌尖2钱5分,生半夏2钱5分,生南星2钱5分,荜拔2钱5分,蟾酥2钱,胡椒5钱,细辛5钱。
上为细末。
敷之麻木不痛。
主割毒疮或取箭头、枪子。
酒调搽。
曼陀罗花8分,草乌头2分,白芷2分,当归2分,川芎2分。
上为粗末。
麻醉。
主乳岩结毒,淋漏便毒,附骨疽及跌损脱臼。
空心服之。
须臾,心气昏晕,手足顽痹,或沉眠不觉,或闷乱发狂,乘时施治。
既而饮之以浓茶,又与黄连解毒加石膏汤,2-3时乃醒。
如目眩咽干神气不复者,用黑豆汤即解。
倘其不醉者,更饮温酒。
或乘辇动摇必醉。
草乌、川乌。
上为末。
止痛。
主缺唇缝合手术。
凉水调,摊贴患处。
牙皂5两,木鳖5两,紫金皮5两,白芷5两,半夏5两,乌药5两,土当归5两,川芎5两,川乌5两,草乌1两,小茴香1两,坐拿草1两,木香3钱。
上为末。
麻醉。
主诸样骨碎、骨折、出臼窝者。
每服2钱,好红酒调下。
麻到不识痛处,再施手术。
后用盐汤或盐水与服,立醒。
伤重手近不得者,更加坐拿草、草乌及蔓陀萝花各5钱。
白芷2两,制半夏2两,川芎2两,木鳖2两,乌药2两,牙皂2两,当归2两,大茴香2两,紫荆皮2两,木香5钱,川乌1两,草乌1两。
上为细末。
外科动刀针不痛。
主
每服1钱,好酒调下,麻木不知疼痛。
若人昏沉,用盐水饮之即解。
川乌、草乌、淮乌各等分。
上为细末。
麻醉。
主
瓷瓶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