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1两半,昆布3分,干姜半两,细辛半两,川椒半两,海蛤1两,桂心半两。
上为末。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上气咳逆,心胸烦闷,小便不利。
本方原名麦门冬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麦门冬5两,干地黄3两,蜀升麻5两,黄芩5两,栝楼7两,苦参8两,人参3两,黄连5两,黄柏5两。
上为末,以牛乳为丸,晒干。
消渴,口舌干燥。
每服20丸,以饮送下,1日2次。
加至50-60丸。
忌芜荑、猪肉、冷水。
麦门冬5两,大黄1两,苦参1两,萎蕤1两,栀子1两,五加皮1两,黄芩1两,生犀屑1两,芍药1两,升麻1两,大青3分,甘草3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诸石发动,口干寒热,似鬼神病。
每服15丸,食后以蜜水送下,渐加至20丸。
麦门冬8分,茯苓8分,黄连8分,石膏8分,萎蕤8分,人参6分,龙胆6分,黄芩6分,升麻4分,枳实5分,枸杞子10分,栝楼根10分,生姜10分,茅根1升,粟米3合。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除肠胃热实。
主消渴。
方中枸杞子,《外台》作地骨皮。
忌猪肉、酢物。
干姜6分,麦门冬10分,昆布6分,海藻6分,细辛4分,海蛤4分,蜀椒4分,桂心4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风虚得冷,辄胸中上气,喉中常如吹管声,咳嗽唾清沫。
每服10丸,以饮送下。
渐加至20丸,1日3次。
或为散,每服方寸匕,1日3次。
忌生葱、生菜。
麦门冬1两半,五加皮半两,犀角屑半两,川大黄3分,赤芍药2分,黄芩1分,大青半两,甘草半两,苦参3分。
上为末。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乳石发动,头痛,口舌干焦,寒热发歇似鬼神为病者。
每服30丸,煎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麦门冬2两半,天门冬1两3分,茯神1两,杜仲1两,柏子仁1两,石菖蒲1两,枸杞子1两,生干地黄1两,百部根1两,白茯苓1两半,山芋1两半,人参1两半,肉苁蓉1两半,贝母1两半,防风1两1分,五味子1两1分,丹参1两1分,远志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心育神,强力益志,兼止肺嗽,及肾脏风冷。
主
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食后常含化1丸。
五味子1两,生甘草1两,麦门冬青苗4两。
口疮。
上为细末,蜜调涂舌上。
或以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含化亦得。
麦门冬,取根1寸许白者,却将水煮灌漱。
麦门冬1两,黄连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
每服30丸,食前门冬汤送下。
麦门冬、瓜蒌根、黄连。
上为末,入麦门冬内,捣匀为丸。
消渴。
每服30丸,早、晚食后煎麦门冬汤送下。
麦门冬2两,芎2两,厚朴2两,枳壳2两,芍药2两,赤茯苓2两,大黄半两,槟榔3枚,诃藜勒5枚。
上为末,炼蜜和涂酥为剂,捣熟为丸,如绿豆大。
益气滑胎。
主妊娠数日不产。
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麦门冬2两,木通半两,人参半两,五味子半两,黄耆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生干地黄半两,黄芩半两,桑上寄生半两,茯神半两,天雄半两,升麻半两,泽兰半两,枳壳3分,大黄3分,当归1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乳痈。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30丸,以愈为度。
先用诸汤药涂敷拓,后服此。
麦门冬3分,昆布3分,黄耆1两,大黄1两,陈橘皮1两,杏仁1两,甘草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瘿肿闷。
每服1丸,含化。
麦门冬1两,赤茯苓1两,黄连1两,黄芩1两,石膏1两,萎蕤1两,人参1两,升麻1两,龙胆1两,栝楼根1两,枳壳1两,生姜1两,枸杞根皮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久消渴。
每服30丸,粟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麦门冬3两,栝楼根3分,知母3分,黄芩3分,甘草半两,黄连1两,铁粉1两半。
上为末,入铁粉,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渴。
口舌干燥,烦热狂乱。
每服20丸,食后以清粥饮送下。
麦门冬3两,栝楼根3两,大麻仁3两,大黄3两,苦参粉3两,铁粉3两,鸡膍胵黄皮7枚,黄芩1两半,泽泻1两半,龙齿2两,土瓜根2两,知母2两,石膏2两,银箔200片。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渴,饮水过多。
每服25丸,食后煎生地黄汤送下,1日2次。
麦门冬1两,泽泻1两,茺蔚子1两,枸杞子1两,细辛半两,生干地黄1两,枳壳1两,石决明1两,黄连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伤寒热病后,眼暗有翳,及赤涩疼痛
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
麦门冬1两,虎睛1对,龙齿1两,金箔100片,银箔100片,石膏1两,升麻1两,枳实1两,生姜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玄参3分,萎蕤3分,芍药3分,甘草3分,远志3分,柏子仁半两,薤白半两,牛黄半两。
上药除虎睛并别研6味外,余捣罗,再与研者同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安魂定志。
主风癫狂乱失心。
每服20丸,煎地骨皮汤送下,日3夜1,不拘时候。
麦门冬3两,地骨皮3两,山芋3两,山茱萸3两,蔓荆实3两,人参3两,防风3两,沙参3两,芍药3两,枳壳3两,升麻3两,赤茯苓3两,甘菊花3两,玄参3两,羌活3两,龙胆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热毒风发,起即欲卧,卧即欲起,心神烦闷。
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
麦门冬1两,龙脑半分,甘草半两,犀角屑半两,粉霜半两,朱砂半两,马牙硝半两,生干地黄半两,子芩半两,赤茯苓1分,牛黄1分。
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
小儿心肺壅热,脑干无涕,时有烦躁。
每服半钱,以温蜜水调下。
麦门冬1两,人参半两,黄耆半两,黄连半两,青蒿子半两,桑根白皮半两,柴胡3分,地骨皮半两,枳壳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小儿虽食,不着肌肤,羸瘦骨热,小便赤黄。
每服5丸,以熟水研下,不拘时候。
麦门冬1两半,柴胡1两,枳壳1两,刺蓟1两,桑寄生1两,甘草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妊娠阻病,头重,不思饮食,四肢痿弱,多卧少起。
每服20丸,煎淡竹茹汤送下,不拘时候。
麦门冬2两,黄耆1两,茯神半两,栝楼根1两,子芩1两,人参半两,赤芍药半两,蒲黄1两,甘草半两,车前子1两,木通1两,生干地黄1两,滑石2两,石韦1两,当归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小便如血色,小腹胀满疼痛。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麦门冬1两,土瓜根1两,山茱萸1两,鹿茸1两,牛膝1两,狗脊1两,茯神1两,人参1两,黄连1两半,菟丝子1两半,龙骨3分,牡蛎3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渴。
口干喜饮水,小便数,心烦闷,健忘怔忪。
每服20丸,煮小麦饮送下,加至30丸。
不拘时候。
熟地黄、麦门冬、车前子各等分。
上药旋焙旋研,炼蜜为丸。
内障眼。
一切病眼翳晕,昏涩痒痛。
每服20-30丸,用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