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煎散

处方

知母、地骨皮、赤芍药、甘草、石膏、葶苈子、白茯苓、杏仁、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一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麦煎散

别名

麦煎汤。

处方

赤茯苓 当归 干漆鳖甲常山 大黄北柴胡 白术 生干地黄 石膏各30克 甘草1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除蒸敛汗。
治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
食后、临卧时温服。

有虚汗,加麻黄根30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
Processed in 0.044466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