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葛根、附子、当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
升麻、枳壳、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

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黄芩、升麻、甘草、车前子,各十两;栀子仁、草龙胆,各五两;决明子二十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一切风热毒,上攻眼目,暴发赤肿,或生疮疼痛,隐涩羞明。

用法用量

每一钱,食后温热水调下,日进三服,小儿可服半钱。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黄芩 升麻 甘草车前子各300克 栀子仁 草龙胆各150克 决明子600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一切风热毒邪上攻眼目,暴发赤肿,或生疮疼痛,隐涩羞明。

用法用量

每服3克,食后温热水调下,日进三服。
小儿服1.5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圣济总录》卷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3分,石斛3分,芎3分,知母3分,山茱萸3分,薏苡仁3分,白芷3分,曲棘针3分,甘草3分,芍药3分,紫苑3分,天雄3分,防风3分,牛膝3分,枳壳3分,蔓荆实3分,石南叶3分,杏仁3分,麻黄3分,龙骨3分,黄芩3分,防己3分,白术3分,萆薢3分,干蔓菁花3分,赤茯苓3分,葛根3分,羌活3分,苍耳心3分,车前子3分,桑白皮3分,菊花3分,酸枣仁3分,当归3分,藁本3分,秦艽3分,细辛3分,丹参3分,乌蛇3分,陈橘皮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打击破疮,或洗头、挑齿、灸疮、狗咬等中风。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2钱匕,空心、午时、夜卧温酒调下。
要丸,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豆淋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

《圣惠》卷二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枳壳1两,独活1两,防风1两,黄芩1两,细辛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人参1两,麻黄1两,石膏3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热头痛,肢节烦疼,项背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二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黄耆3分,熟干地黄1两,酸枣仁1两,茯神1两,铁粉1两,防风半两,黄连3分,麦门冬1两,黄芩半两,远志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恍惚。
妄语多言,夜不得寐。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

《圣惠》卷二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防风半两,麦门冬1两,川升麻3分,赤茯苓1分,前胡1两,半夏半两,枇杷叶3分,荆芥半两,细辛半两,枳壳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痰气壅,心胸不利,头目烦疼,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

《原机启微》卷下: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散

处方

羚羊角、黄芩、黄耆、草决明、车前子、升麻、防风、大黄、芒消各等分。

功能主治

小儿斑疹后余毒不解,上攻眼目,生翳羞明,眵泪俱多,红赤肿闭。

用法用量

羚羊散。

各家论述

本方以羚羊角主明目为君;升麻补足太阴以实内,逐其毒也;黄耆补手太阴以实外,御其邪也,为臣;防风升清阳,车前子泻浊阴,为佐;草决明疗赤痛泪出,黄芩、大黄、芒消用以攻其固热,为使。
然大黄、芒消乃大苦寒之药,智者当量其虚实以为加减。

摘录
《原机启微》卷下

《得效》卷十六:羚羊角散

处方

家菊半两,防风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车前子半两,川乌半两,半夏1分,羚羊角1分,薄荷叶1分,细辛1两。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绿风内障。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或为末,食后荆芥茶清调下,后服还睛散。

摘录
《得效》卷十六

《圣惠》卷二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桂心1两,附子1两,羌活1两,防风3分,酸枣仁1两,桑根白皮2两,天蓼木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毒攻四肢,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三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黄耆、生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

一切脓泡、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

上咀。
每服3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空心服。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济生》卷七: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羚羊散

处方

羚羊角半钱,川独活半钱,酸枣仁半钱,五加皮半钱,薏苡仁4分,防风4分,当归4分,川芎4分,茯神4分,杏仁4分,木香2分半,甘草2分半。

功能主治

妊娠中风,涎潮忽仆,目吊口噤,角弓反张,名子痫。

临床应用

子痫:一妊妇因怒,急仆地,良久而苏,吐痰发搐,口噤项强,用本方渐愈。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羚羊散。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厥阴药也。
羚羊之辛凉以平肝火,防风、独活之辛温以散肝邪,茯神、酸枣以宁神,当归、川芎以活血,杏仁、木香以利气,薏仁、甘草以调脾也。

2.《医林纂要》:子痫作于猝然,旧有风湿,溢于冲任,因孕而动,肝血养胎。
血热风生,时或动其经血,而风涎淬作,非中风也。
羚羊角苦咸寒,补心宁神,宣布血脉,搜刷经络,无坚不软,无瘀不行,兼平君相之火,降已亢之阳,除妄作之热,故可以治痫而安胎也。
独活、防风以去风湿,当归、川芎以滋血补肝,茯神、酸枣仁以收散宁心,杏仁降逆气,破坚结,润心肺,薏苡仁甘淡清肺和脾,缓肝舒筋,能除血脉经络中风湿,木香行肝气之滞,甘草缓肝急,加姜煎,姜亦能补肝行瘀。
总之,当归、川芎以补肝血而行之,茯神、枣仁以安心神而敛之,防风、独活以达其风,杏仁、木香以顺其气,君以羚羊角以穷极隐之风湿无不搜而逐之,且清宫除道以安心主也,加用薏苡、甘草以和其脾,则以培木之本也。

摘录
《济生》卷七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黄连1两,木通1两,桑根白皮1两,芦根2两,旋复花3分,川芒消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赤脉,上下冲贯黑睛,脏腑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上: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夏枯草、丹皮、钩藤钩、连翘、桑叶、山栀、玄参、象贝母。

功能主治

风热挟肝阳上逆,耳痈项肿,痰毒托腮。

摘录
《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上

《圣惠》卷七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芎1两,天麻1两,当归1两,秦艽1两,麻黄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黑豆3合。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眼张口噤,筋骨强直,腰背反偃,心中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合,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抝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外科集腋》卷二:羚羊角散

处方

马齿苋2钱,白蒺藜2钱,浮萍2钱,玄参2钱,知母1钱5分,连翘1钱5分,杭菊1钱5分,蝉衣1钱5分,川黄柏1钱,赤芍1钱,荆芥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肺胃吸受毒疠,斑红作肿,目赤泪多,四肢筋脉作痛,体虚者。

用法用量

本方名“羚羊角散”,但方中无羚羊角,疑脱。

摘录
《外科集腋》卷二

《济阳纲目》卷四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5分,独活5分,酸枣仁5分,五加皮5分,防风5分,薏苡仁5分,当归5分,川芎5分,茯神5分,杏仁5分,木香2分,甘草2分,钩藤钩5分,山栀5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风湿血燥,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四十五

《眼科全书》卷三: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饮、羚羊角饮子

处方

羚羊角5钱,防风5钱,人参5钱,知母5钱,白茯苓5钱,玄参5钱,桔梗5钱,细辛2钱,车前子2钱,黄芩2钱,枸杞子、熟地。

制法

上研为末。

功能主治

枣花翳内障。

用法用量

羚羊角饮、羚羊角饮子。
方中枸杞子,熟地用量原缺。
《审视瑶函》本方用量:各等分。

摘录
《眼科全书》卷三

《医方简义》卷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2钱,杏仁3钱,米仁3钱,川芎1钱,当归3钱,茯神3钱,枣仁1钱,夏枯草3钱,甘菊2钱,石膏3钱,川贝母1钱,竹叶20片。

功能主治

肝火上升,衄血牙宣。

摘录
《医方简义》卷二

《医方简义》卷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钱5分,独活1钱5分,归身3钱,川芎1钱,茯神3钱,羌活1钱,苡仁3钱,防风1钱,炙甘草7分,东洋参7分,钩藤2钱,桑寄生2钱。

功能主治

妊妇血虚受风,口噤,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痰涎上潮,名曰子痫。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水煎服。

如因嗔怒而致者,加白芍、桑叶、条芩各1钱;挟虚风者,加煨天麻、枣仁各1钱。

摘录
《医方简义》卷五

《圣惠》卷二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防风半两,枳壳3分,半夏半两,茯神1两,白芷半两,甘草半两,附子3分,芎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痰眩晕。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羚羊角气味辛咸微寒,入足厥阴;茯神气味甘平,入心;芎气味辛温,入肝胆;防风气味辛甘平,入泛太阳;半夏气味辛温,入胃;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枳壳气味苦寒,入脾;附子气味辛咸大热,入手足少阴;佐以生姜之达表。
此因风邪乘于阳位,窃据清虚之府,使阳气不能流行,阴寒之气结聚而不化,故辛散之药少佐以辛热温通之品。
则结聚者开,而阳气得行,风无不去矣。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羌活3分,赤茯苓3分,薏苡仁3分,防风3分,赤芍药3分,当归3分,芎3分,桂心3分,槟榔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身体疼痛,筋脉拘急,不可俯仰。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葛根1两,甘菊花1两,木通1两,人参1两,细辛1两,当归1两,桂心1两,甘草1两,附子1两,赤茯苓1两,汉防己1两,枳壳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中风。
心闷,口噤不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放温,拟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两,人参1两,防风1两,赤箭1两,麻黄1两,藁本1两,羌活1两,细辛1两,甘菊1两,赤芍药1两,枳壳1两,当归1两,甘草1两,麝香半分,牛黄1分。

制法

上除二味研药外,为散,入研药和匀。

功能主治

肺中风,项背强直,心胸烦闷,冒闷汗出,语声嘶塞,少气促急。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荆芥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

《局方》卷七: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0两,黄芩10两,升麻10两,甘草10两,车前子10两,栀子仁5两,草龙胆5两,决明子20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一切风热毒,上攻眼目,暴发赤肿,或生疮疼痛,隐涩羞明。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后温热水调下,每日3次。
小儿可服半钱。

摘录
《局方》卷七

《普济方》卷十四引《博济》: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芎半两,羌活1钱,独活1钱,人参半两,防风半两,白蒺藜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闷肿疼,背项紧急,悒悒不乐。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十四引《博济》

《医方类聚》卷六十六引《圣惠》: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川升麻1两,茯神1两,蕤仁1两,麦门冬1两,地骨皮1两,决明子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生丁翳,风热上攻,泪出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六十六引《圣惠》

《圣惠》卷九十三: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地榆半两,吴蓝半两,黄连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当归半两,阿胶半两,茜根半两,赤石脂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热毒痢,下脓血。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八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分,羌活1分,五加皮1分,白鲜皮1分,桂心1分,麻黄半两,甘草半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邪滞气所客,荣卫不通,令小儿手不展。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旋覆花半两,枳壳半两,前胡半两,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地骨皮半两,茯神3分,麦门冬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时气七日,心神恍惚,烦躁壮热,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甘草半两,葳蕤1分,防风1分,甘菊花1分,牛黄1分,玄参1分,赤芍药1分,黄芩1分,栀子仁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肝脏风毒上冲,眼赤痛,开张不得,头额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入牛黄1字,温服。

摘录
《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1两,川升麻1两,川大黄1两,玄参1两,黄耆1两,甘草1两,赤芍药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壅毒不退,发斑,遍身烦热,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二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石膏1两,人参半两,赤芍药半两,芎3分,汉防己3分,桂心3分,附子3分,防风3分,杏仁1两,麻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贼风。
身体缓弱,手足不遂,言语謇涩,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

《圣惠》卷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川升麻半两,桂心1两,枳壳1两,茯神1两,独活1两半,麻黄1两,葛根1两,附子1两,当归1两,酸枣仁1两,五加皮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痱。
筋脉缓弱,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九

《眼科全书》卷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防风、川芎、羌活、菊花、半夏。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绿风内障。

用法用量

每服2钱,荆芥汤调下。

摘录
《眼科全书》卷三

《圣惠》卷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前胡1两,桂心1两,芎1两,麻黄1两,秦艽1两,防风1两,附子1两,赤箭1两,天南星1两,蝉壳半两,独活1两,茯神1两,槟榔1两,枳壳1两,桑螵蛸半两,干蝎半两,牛黄1钱,朱砂半两,麝香1钱,铅霜1分。

制法

上为细末,入研了药,重研令匀。

功能主治

风癔。
咽中作声,舌强语涩,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二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赤茯苓3分,芎3分,当归3分,酸枣仁3分,肉桂1两半,细辛半两,防风3分,羌活1两,茵芋1两,丹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中风。
身如角弓反张,筋脉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1两半,栀子仁1两,土瓜根1两,川大黄1两半,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病肠胃壅热,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十七: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犀角屑半两,茯神半两,龙齿1两,铁粉1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防风半两,地骨皮3分,人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病发汗后,热毒未尽,因有所惊,发热癫狂。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2两,大腹皮1两,川大黄1两,川升麻1两,柴胡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热毒在脏,大肠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玄明粉1钱,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七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半两,犀角屑半两,当归半两,桂心半两,枳壳半两,甘草半两,独活3分,芎3分,防风3分,酸枣仁3分,远志3分,麦门冬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心神烦热恍惚,言语謇涩,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八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犀角屑3分,赤芍药3分,黄连1分,马牙消1分,朱砂1分,川升麻半两,牛黄半两,天竺黄半两,芎半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

小儿肝脏风热,上注眼目,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煎竹叶汤放温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二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独活1两,酸枣仁3分,薏苡仁1两,防风3分,赤茯苓1两,荆芥3分,芎3分,黄耆3分,五加皮3分,熟干地黄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偏风。
肌体虚弱,手足不遂,筋脉拘急,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荆沥半合、酒1小盏,和暖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一

《济生》卷五:羚羊角散

别名

柴胡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柴胡、黄芩、川当归、决明子、羌活、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肝劳实热,两目赤涩,烦闷热壅,胸里炎炎。

用法用量

柴胡羚羊角散。

摘录
《济生》卷五

《外科正宗》卷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8分,防风8分,麦冬8分,玄参8分,知母8分,黄芩8分,牛子8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
主小儿葡萄疫初起,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

用法用量

上以水2钟,加淡竹叶10片,煎至6分,食远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医统》卷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薄荷、附子、独活、白芍药、防风、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

筋痹,肢节束痛。

用法用量

上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服。

各家论述

《法律》:按此方治筋痹之义,美则美矣,未尽善也。
以七味各用等分,漫无君、臣、佐、使之法耳。
盖筋痹必以舒筋为主,宜倍用羚羊角为君;筋痹必因血不荣养,宜以白芍、川芎,更加当归为臣;然恐羚羊性寒,但能舒筋,不能开痹,必少用附子之辛热为反佐;更少用薄荷、独活、防风,入风寒湿队中,而为之使可也。
用方者必须识此。

摘录
《医统》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七八:羚羊角散

处方

木通半两,防风半两,川升麻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桂心半两,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痫愈,不能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少许,更煎1-2沸,加减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八

《普济方》卷一○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诸脏虚邪,夜卧恍惚,精神不安;及因风心烦恍惚,腹中痛,或时闷绝而复苏。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盐温酒调下,每日3次。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二

《圣惠》卷二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羌活半两,防风半两,黄芩1两,白鲜皮1两,芎半两,川大黄1两,枳壳1两,葳蕤半两,牛蒡子1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毒风上攻,头面赤肿,心膈烦热,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炙煿、热面。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麻黄1两半,附子1两,当归1两,桂心1两,独活1两半,防风1两,阿胶1两,天麻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痉。
口噤,身体强直,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酒各1中盏,煎至1盏5分,去滓,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七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生干地黄1两,汉防己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桂心1两,石膏2两,麻黄2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气喘,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两,青木香1两,槟榔1两,茯神1两,山芋1两,前胡1两,牛膝1两,桂1两,芎1两,犀角1两,大黄1两,枳壳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久患眼疾,睑紧难开,视物不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服,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一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2两,犀角1两,防风3分,牛膝3分,羌活3分,桑根白皮3分,五味子3分,生干地黄3分,白蒺藜3分,芍药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热攻肝,上熏于目,结成眵。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水1盏,煎至6分,不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麻黄1两,桂1两,赤芍药1两,附子1两,白僵蚕1两,干蝎半两,丹砂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偏枯,手足无力,皮肤冷痹。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生姜薄荷汁化开,温酒调下,每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惠》卷二十七: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当归3分,白茯苓1两,酸枣仁1两,黄耆3分,半夏半两,防风半两,甘草半两,桂心半两,黄芩半两,远志半两,萆薢半两,人参半两,麦门冬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烦热,拘急疼痛,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方中半夏、防风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七

《传信适用方》卷三:羚羊角散

别名

大全内消散

处方

穿山甲4两,甘草2两,当归2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内消痈疽恶毒。

用法用量

大全内消散。
本方名“羚羊角散”,但方中无羚羊角,疑脱。

摘录
《传信适用方》卷三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羚羊角散

处方

熟地黄、白茯苓、羚羊角、酸枣仁、虎胫骨、肉桂、防风、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面红唇白,肠热项软。

用法用量

温酒或盐汤化下。

摘录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桂半两,甘遂半两,苦葶苈半两,木香半两,郁李仁半两,青橘皮1两,槟榔1两,当归1两,牡丹皮1两,赤芍药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经水先断,后病水,名曰血分,身体浮肿,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浓煎桑根白皮汤,放温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两,枳实1两,芍药1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血运,心中烦闷,兼腹痛。

用法用量

煎酒温调1钱匕,空心、日晚各1次;童子小便及汤调下亦得。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半两,延胡索半两,黄耆半两,枳壳半两,芍药半两,白茯苓半两,刘寄奴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血气冲心,烦闷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人参汤调下,空心、日午、临卧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医略六书》卷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怀生地5两,羚羊角1两半,西羌活1两半,青防风1两半,真茅术1两,白池菊3两,白云神2两,肥玉竹3两,真会白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脏中风,烦热心疼,肢痿体痛,脉数浮弦紧涩者。

用法用量

每服3-5钱,水煎,去滓,冲生姜汁1匙,竹沥1杯,温服。

各家论述

肝风乘胃,相火亢逆,故心疼烦热,肢痿不举,体痛不能转侧焉。
生地、玉竹滋阴扶元以治其本,羌活、防风疏风散邪以治其标,羚羊、池菊清厥阴之火,苍术、茯神燥太阴之湿,会白调中和胃,姜、沥通经彻络也。
此中风遏热,湿热互结肝胃之候,能使经气通利,则营卫调和,而风邪外解,湿热内消,肝胃自无相乘之患,何虑肢痿体痛不除,心疼烦热不瘳乎?

摘录
《医略六书》卷十八

《圣惠》卷三十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白术3分,防风3分,黄耆3分,玄参3分,泽泻3分,赤茯苓3分,赤芍药3分,甘草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肾气实,上焦风热壅滞,耳暴聋头重。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地黄1两、竹叶2-7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半两,空青1钱,羌活半两,人参1分,防风半两,白蒺藜半两,决明子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通利七窍。
主肝脏虚风上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白汤点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惠》卷五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柴胡1两半,赤芍药1两,诃黎勒皮1两,桑根白皮1两,半夏3分,大腹皮1两,枳实3分,川大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膈气不顺,上攻咽喉噎塞,或加烦热,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四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桑根白皮半两,独活半两,枳壳3分,川大黄1两,酸枣仁3分,半夏半两,前胡1两,木香半两,郁李仁1两,槟榔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风毒肿满,心膈痰壅,烦躁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红雪2两,旋复花半两,川升麻1两,紫苏茎叶1两,槟榔1两,枳壳1两,麦门冬1两,前胡1两,独活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冲心,烦闷,眼前暗黑不识人。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薄荷20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川升麻1两,独活1两半,防风1两,赤茯苓1两,川朴消1两,旋复花半两,子芩1两,石膏2两,槟榔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毒脚气上攻,心膈壅闷,语言謇涩,头目烦疼,腹胁气滞,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石斛1两,白术半两,防风半两,赤茯苓1两,白前半两,独活1两,芎半两,桑根白皮1两,黄芩半两,附子半两,桂心半两,汉防己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脚气缓弱,烦疼闷乱,不遂行履。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羌活1两,牛膝1两,海桐皮3分,酸枣仁1两,赤芍药3分,赤茯苓1两,防风3分,虎胫骨2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心神烦闷,少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四

《圣惠》卷三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槟榔1两,木通1两,枳壳1两,红雪1两,甘草半两,川升麻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三焦气壅,心神烦闷,大小肠壅滞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每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三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薏苡仁2两,桂心3分,牛膝3分,防风3分,附子1两,甘草半两,黄耆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风引,筋脉拘挛,不可屈伸。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

忌生冷、毒滑、鱼肉。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三十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沙参3分,防风3分,木通3分,旋复花半两,泽泻3分,前胡3分,菖蒲半两,牵牛子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利肾气,退热。
主耳聋,不闻言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赤黑丹毒。

用法用量

以鸡子白调如糊,涂敷患处,每日2-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2钱半,羌活1两,密蒙花1两,木贼1两,香白芷1两,细辛1两,川芎1两,甘菊花1两,荆芥穗1两,藁本1两,甘草1两,苍术1两,黄芩3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久患双目不睹光明,远年近日内外气障,风毒昏暗。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温熟茶清调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生地5两,羌活1两半,羚羊角8钱,防风1两半,池菊3两,白术1两半,川贝2两,茯神2两,钩藤5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孕妇中风,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妊娠中风,遏热侵犯厥阴,木火内煽,而神明失指,故昏仆不知人,胎亦因之难安焉。
生地滋阴壮水以护胎息,羌活升阳开泄以散风邪,羚羊角清厥阴之火,白池菊清伏匿之热,防风行气于元腑,白术健脾以生血,川贝清心化热痰,钩藤抑肝舒筋络,茯神渗湿以安神明也。
为散煎服,使风邪外解,则遏热顿清,而肝胃无相乘之患,神明有主宰之权,何虑昏仆不知,胎孕不安乎?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医略六书》卷二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角2两,独活8钱,当归2两,白芍1两半,生地4两,肉桂4钱,川芎1钱,防风8钱。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筋痹,肢节束痛,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竹沥、生姜汁各半调下。

各家论述

血不荣筋,筋失所养,风热乘间袭入厥阴,故成筋痹,而疼痛如束焉。
羚角清厥阴之热,生地滋厥阴之阴,当归养血荣筋,白芍敛阴舒筋,川芎行血中之滞气以却痹,肉桂搜厥阴之淫气以平肝,防风开腠理,独活祛伏风,竹沥、姜汁以活络行经也。
俾风热两解,则经气清和而筋痹自舒,束痛自止。
此散风热以舒筋络之剂,为筋痹肢节束痛之专方。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

《医学心悟》卷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钱,独活1钱,当归1钱,川芎7分,茯神7分,防风7分,甘草7分,钩藤3钱,人参8分,桑寄生2钱。

功能主治

妊娠中血虚受风,以致口噤,腰背反张,名曰子痫。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5分,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
《医学心悟》卷五

《保命集》卷下: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升麻、细辛各等分,甘草半之。

制法

上为细末。
一半为散;一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鱼鳞障,色虽白而不光亮,状常斜歪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以米泔水煎羚羊角散送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
《保命集》卷下

《圣济总录》卷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分,犀角1分,吴茱萸1分,羌活半两,独活半两,麻黄半两,乌蛇半两,蔓荆实半两,当归半两,黄耆半两,防风半两,附子半两,杏仁半两,蒺藜子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风癞疾。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八

《张氏医通》卷十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两,肉桂半两,附子半两,白芍1两5钱,独活7钱半,防风7钱半,川芎1两,当归1两5钱。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筋痹,肢节束痛。

用法用量

每服4-5钱,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热服。

摘录
《张氏医通》卷十四

《审视瑶函》卷五:羚羊角散

处方

半夏2钱半,当归身2钱半,川芎2钱半,白芷2钱半,防风2钱半,明天麻2钱半,枳壳2钱半,甘草2钱半,茯神1两,羚羊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视物颠倒。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服。

摘录
《审视瑶函》卷五

《良朋汇集》卷五:羚羊角散

处方

当归5钱,薄荷2钱,甘菊3钱,防风3钱,细辛3钱,车前3钱,川芎3钱,羌活3钱,半夏3钱,羚羊3钱,川乌1-2个。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逆顺生翳,并黑风黑翳,青绿内障,花翳白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良朋汇集》卷五

《医门补要》卷中:羚羊角散

处方

知母、生石膏、栀子、羚羊角、元参、麦冬、苍耳子、黄芩。

功能主治

鼻痔。

摘录
《医门补要》卷中

《圣济总录》卷一○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半两,羌活半两,玄参半两,车前子半两,黄芩半两,栝楼半两,山栀子半两,胡黄连3分,菊花3分,细辛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脏实热,眼目昏暗,时多热泪。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竹叶熟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茯神3分,车前子3分,甘菊花3分,决明子3分,防风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蔓荆子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栀子仁3分,麦门冬3分,柴胡3分,枳壳1两,甘草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肾久积风热,两眼赤痛,上焦壅滞,头重心烦,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
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

忌炙煿、热面、油腻。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3分,白鲜皮3分,黄耆3分,白槟榔3分,山栀子仁3分,羌活1两,甘草1两,恶实1两,茯神1两,桂1两,海桐皮1两,附子1两,郁李仁1两,大黄1两,麻黄1两,酸枣仁1两,独活1两,芎1两,防风1两,葛根3分,枳壳3分,地骨皮3分,车前子3分。

制法

上为散,拌匀。

功能主治

脚气上攻,胸膈痰盛,头目眩痛。

用法用量

空心、晚食前温酒调下2-3钱匕。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赤茯苓3分,木通3分,甜葶苈半两,郁李仁1两,防风2两,桑根白皮2两,甘草半两,赤芍药3分,黄芩3分,枳壳3分,汉防己1两,川大黄1两,杏仁3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清肺利肝。
主眼白睛胀,日夜疼痛,心胸多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夜临卧再服。

注意

忌炙煿、热面、油腻。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木通1两半,赤茯苓1两半,旋复花1两半,葳蕤1两半,川升麻1两半,川芒消1两半,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热毒所攻,目珠子突出。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半,黄连1两,赤芍药1两,芦根1两半,木通1两半,旋复花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川大黄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生翳目,黑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半,犀角屑1两,龙脑1分,牛黄1分,朱砂半两,赤芍药3两,甘菊花3两,细辛3两,防风3两,酸枣仁3两,沙参3两,蔓荆子3两,玄参3两,人参3两,蕤仁3两,天竺黄半两,密蒙花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

眼风邪所致,瞳仁不正,顾视常偏。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以竹沥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别名

防风汤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羌活半两,黄芩半两,人参半两,决明子半两,车前子3分,防风3分,玄参半两,细辛3分,甘菊花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眼见黑花,或眼暗后变为青盲。

用法用量

防风汤。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别名

茯神汤、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3分,五味子3分,葳蕤3分,茯神3分,远志3分,龙骨1两,沙参3分,酸枣仁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煎厥。

用法用量

茯神汤、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二十六: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1两,五加皮1两,防风3分,酸枣仁1两,赤茯苓3分,当归3分,桂心3分,桃仁3分,枳实半两,芎3分,槟榔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筋极,四肢拘急,头项强直,爪甲多青,胁肋胀痛。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二十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白鲜皮1两,黄芩3分,防风1两,人参3分,杏仁3分,麻黄1两,羌活1两,白蒺藜1两,甘草1两,生干地黄3分,枳壳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瘾疹,遍身痒痛,心胸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酒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3分,龙胆半两,黄耆3分,升麻半两,玄参3分,柴胡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心中烦躁,唇口生疮,虫食下部。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煎槐子汤调下,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简易方》引周显伯助教方:羚羊角散

处方

北黄芩1两,川芎1两,当归1两,地骨皮1两,山茵陈1两,独活1两,人参1两,土白芷1两,旋复花1两,荆芥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青葙子1两,甘草1两,石膏1两,香附子1两,草决明1两,干葛1两,木贼1两,何首乌1两,泽兰叶1两,蝉蜕1两,夏枯草1两,淡竹叶1两,地扁竹1两,龙脑1两,薄荷1两,羚羊角2钱,羌活1两,防风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一切眼疾深重,头疼作热,虚肿生翳障,眼睛突出,攀睛胬肉;肾脏风、烂弦风、妇人血风、气毒、时行赤眼,睑肿睛疼,沙涩疼痛,不问久远深浅,累医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百沸汤点服,日3次,夜1次。

摘录
《简易方》引周显伯助教方

《圣惠》卷三十七: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两,伏龙肝5两,熟艾1两,地榆2两,牛膝3两,牡丹2两,白芍药4两,生干地黄2两,柏叶2两,大蓟根3两,鸡苏叶1两,蛴螬5枚。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五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1两,川升麻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血黄。
头痛心闷,眼运欲倒,胸膈热壅,鼻衄不止,咽喉干燥,舌上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地黄汁半合,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犀角屑1两,胡黄连半两,石决明半两,朱砂半两,车前子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入朱砂研令匀。

功能主治

补肝安心,消翳明目。
主眼内障,针开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及临卧时以温水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六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羌活3分,桂心半两,附子1两,防风3分,当归3分,麻黄1两,薏苡仁1两,细辛半两,芎3分,天麻3分,五加皮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手五指挛急疼痛,连臂膊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五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麦门冬1两,沙参1两,秦艽半两,茵陈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蛇黄。
腰背反张,口苦舌缩,嚼衣裳,伏地似隐,不多言语,难盖衣服,少开眼目,或似叫唤,心神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川大黄1两,桑根白皮1两,黄连1两,决明子1两,黄芩1两,甘菊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生白翳,点点如花。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芎半两,车前子半两,黄连半两,葳蕤1两,茺蔚子半两,石决明1两,甘草半两,枳壳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眼卒生浮翳膜,昏暗。

用法用量

以竹叶汤调下1钱,不拘时候。

注意

忌炙煿、热面、猪肉。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泽泻半两,甘菊花1两,葳蕤半两,菟丝子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卒生白翳膜。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黄柏半两,大黄半两,甘草半两,玄参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心脾风热,舌肿口疮,喉咽肿瘤,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后煎竹叶熟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羌活1两,人参1两,赤茯苓1两,川升麻1两,川大黄1两,玄参1两,黄芩1两,车前子1两,细辛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眼风热毒气上攻,两睑肿硬如桃李,目开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八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分,黄芩1分,犀角屑1分,甘草1分,茯神1分,麦门冬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夜啼,及多惊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减服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黄连3分,木通3分,赤芍药3分,防风3分,黄芩3分,甘草3分,葳蕤2两,栀子仁半两,麦门冬1两半,石膏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睑垂肿,口干,心躁,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

忌炙煿、油腻、热酒面、毒鱼肉。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茯神1两,防风1两,地骨皮1两,石膏2两,黄芩3分,麦门冬1两半,甘草3分,枳壳3分,蕤仁3两,犀角屑3分,川芒消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膈壅热,眼睛赤涩疼痛,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地黄汁半合,更煎1-2沸,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五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知母3分,黄耆3分,栝楼根3分,麦门冬3分,茯神3分,地骨皮3分,人参3分,防风3分,甘草半两,石膏1两半,酸枣仁3分,黄芩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消渴饮水,过多不止,心神恍惚,卧不安稳。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小麦半合,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1两,蕤仁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地骨皮1两,麦门冬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眼目涩痛,渐渐昏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茯神1两,防风1两,麦门冬1两半,地骨皮1两,枳实2分,蕤仁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膈虚热,生针眼肿赤。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地黄汁半合,更煎1沸,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细辛2分,枳壳1两,白术1两,当归1两,桂心1两,木通1两,汉防己1两,附子1两,赤茯苓1两,甘菊花1两,防风1两,葛根1两,秦艽2两,枫树、寄生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心胸痰壅,口噤不能语,肝气厥,不识人。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拗开口温灌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地骨皮3分,黄芩3分,麦门冬1两半,秦艽半两,柴胡半两,栀子仁半两,车前子3分,葳蕤半两,川升麻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丹石毒上攻眼目,涩痛瞳赤,心神烦躁,唇口干燥。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人参3分,羌活3分,玄参3分,地骨皮3分,车前子3分,防风3分,决明子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眼浮花散,渐渐昏,或青风内障。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煎竹叶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乱发半两,朱砂半两,麝香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上攻,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苦竹沥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七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3分,红花子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枳壳半两,赤茯苓1两,犀角屑半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3分,麦门冬3分,槟榔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客热,心神烦躁,体热,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七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细辛半两,前胡1两,桂心半两,防风半两,天麻3分,牡丹半两,槟榔1两,当归半两,桑寄生半两,赤茯苓3分,枳壳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大黄1两,羌活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劳气盛,上攻心膈烦满,不下饮食,四肢疼痛,眼涩头昏。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薄荷3-7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千金》卷二:羚羊角散

别名

单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枚。

制法

上烧作灰,为末。

功能主治

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

单行羚羊角散。

摘录
《千金》卷二

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十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3两,玄参3两,射干3两,鸡苏3两,芍药3两,升麻3两,柏皮3两,淡竹茹1枚,生地黄1升,栀子仁4两。

功能主治

肺热喘息,鼻衄血。

用法用量

上咀。
以水9升。
煮取3升,分3服;须利者,下芒消3两,更煮3沸。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肺热喘衄,良由龙雷煽虐,反侮肺金之象。
故用羚羊角入肝散血,射干入肺散气,栀子、柏皮分解于内,升麻、鸡苏开提于上,芍药、地黄顺血下注,元参、竹茹抑火、芒消以急夺之。
自然龙火潜踪,金不受侮,焉有喘衄之患乎。

摘录
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十六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防风半两,前胡半两,犀角屑半两,麻黄3分,人参半两,旋覆花半两,赤芍药半两,芎3分,桂心3分,羌活3分,当归3分,汉防己半两,赤茯苓半两,枳壳3分,黄芩半两,蔓荆子半两,甘菊花半两,甘草半两,酸枣仁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中风。
筋脉拘急,言语謇涩,头项强直,四肢不利,心膈烦壅,头目旋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三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芎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甘菊花1两,细辛1两,枳壳1两,黄连1两,石膏2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乌风内障,昏暗不见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五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前胡1两,甘草半两,人参2两,陈橘皮2两,赤茯苓1两,马蔺子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食噎。
饮食不下,妨闷极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茯神3分,麦门冬3分,生干地黄1两,黄耆半两,人参3分,甘草半两,防风3分,桑根白皮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风邪惊悸,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1两,鲤鱼鳞1两,蒲黄1两,荷叶1两,桂心半两,木香半两,红蓝花半两,乱发1两,麝香2钱。

制法

上为细散,入诸灰药,更同研令细。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气攻心烦闷,头目昏重。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生姜童子小便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独活半两,远志半两,茯神1两,菖蒲半两,防风半两,人参3分,生干地黄3分,石膏1两,麦门冬1两,龙齿1两,白鲜皮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风邪,癫狂乱语,不识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方出《圣惠》卷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附子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肝中风。
筋脉拘急,舌强语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

摘录
方出《圣惠》卷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九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赤茯苓3分,防风半两,藿香半两,半夏半两,赤箭半两,诃黎勒皮3分,旋复花半分,前胡3分,芎半两,甘草半两,枇杷叶半两,枳壳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风痰气壅,心膈满闷,头目昏重,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方中藿香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五加皮3分,生干地黄1两,赤芍药3分,防风3分,当归3分,骨碎补3分,海桐皮3分,槟榔1两,芎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身体疼痛,手足无力,心神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八十八: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蘘荷1两,栀子仁7枚,牡丹1分,赤芍药1分,犀角屑半两,黄连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中蛊毒,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易无常。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三: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麦门冬3分,甘草3分,茯神半两,白鲜皮半两,川升麻半两,人参半两,黄耆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风热,心膈烦闷,身体壮热,嗜睡多渴。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八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半两,麻黄半两,黄芩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羌活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中风,筋脉拘急,项强,腰背硬,手足搐搦,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频频温服。
汗出效。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川升麻3分,栀子仁半两,防风3分,酸枣仁3分,羌活1分,桑根白皮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热面、猪肉、大蒜等。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柴胡1两,石膏2两,赤芍药1两,车前子1两,川大黄1两,黄芩1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肝脏壅热,头目不利,胸膈烦躁,体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防风1两,赤芍药1两,木通1两,玄参1两,马牙消1两,枳壳半两,甘草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毒上攻眼目,烦闷,头热,心躁,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犀角屑2分,牛黄1分,人参半两,白茯苓1两,麦门冬3分,黄耆3分,栀子仁3分,甘草1两,紫菀3分,丹参半两,玄参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衄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入牛黄末1字,搅令匀,放温频服,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九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分,黄耆1分,川升麻1分,黄芩1分,地榆1分,甘草1分,生干地黄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大便出血,体热黄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苦竹茹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赤茯苓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半两,犀角屑半两,白蒺藜半两,苦参半两,秦艽半两,子芩半两,川升麻半两,地骨皮半两,牛蒡子半两,桑根白皮半两,枳壳半两,黄耆半两,柴胡半两,川大黄半两,玄参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肺脏风毒攻皮肤,生疮肿疼痛,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浆汤水调下,不拘时候。

注意

忌鸡、猪、毒滑物。

摘录
《圣惠》卷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麻黄半两,石膏半两,防风3两,麦门冬3两,黄芩3两,干葛3两,升麻3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失音,不知人,口眼不正,舌强。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圣惠》卷二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麻黄1两半,防风1两,茯神1两,羌活1两,芎1两,石膏2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邪入脏,心神烦乱恍惚,头目眩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2-3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

《圣惠》卷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木通1两,射干1两,川升麻1两,地骨皮1两,芦根3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咽喉疼痛,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七十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独活2两,薏苡仁3分,防风3两,酸枣仁1两,五加皮3分,当归3分,芎3分,蔓荆子半两,萆薢3两,海桐皮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中风,头项强直,筋脉挛急,手足不随,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赤茯苓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半两,甘草半两,地骨皮半两,枳壳半两,蕤仁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肝脏虚热,眼昏赤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加蜜1茶匙,更煎1-2沸,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赤茯苓1两,白敛1两,独活1两,附子1两,桂心1两,麻黄1两,酸枣仁3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肝脏风,筋脉拘急,抽掣疼痛,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槟榔半两,木香半两,海桐皮半两,酸枣仁半两,防风半两,当归半两,独活半两,薏苡仁半两,犀角屑半两,漏芦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

忌炙煿、鸡、猪等。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别名

麦门冬汤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麦门冬3分,川大黄半两,木通3分,甘草半两,天门冬半两,防风半两,前胡半两,半夏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胆热,心胸烦壅,多睡,头目昏重。

用法用量

麦门冬汤。

注意

忌羊血。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麻黄1两,独活3分,赤茯苓3分,黄耆3分,黄芩3分,秦艽3分,远志3分,桂心3分,芎3分,麦门冬1两,葛根3分,石膏1两,赤箭3分,白鲜皮3分,人参3分,沙参3分,甘草半两,杏仁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脏中风。
言语謇涩,恍惚惊悸,神志错乱,面赤心烦,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

《圣惠》卷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葛根半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石膏2两,麦门冬3分,甘草半两,柴胡1两,赤茯苓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心胸烦热,渴逆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7片、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

《圣惠》卷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茯神1两,羌活1两,薏苡仁1两,人参1两,麦门冬1两,旋覆花1两,前胡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脏中风。
四肢不举,心胸痰滞,言语謇涩,头痛烦热,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栀子仁半两,决明子1两,芎1两,羌活1两,石膏1两,柴胡1两,黄芩1两,人参1两,川大黄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热毒攻眼,赤涩昏暗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3-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分,犀角屑1分,麦门冬半两,百合半两,柴胡半两,地骨皮半两,木通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已得汗,热不除,发渴,朝暮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六: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青竹茹1两,黄芩3分,栀子仁3分,紫苏茎叶3分,杏仁3分,玄参3分,木通3分,赤茯苓3分,川朴消2两,甘草半两,川大黄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肠实热,心神烦躁,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葳蕤2分,防风半两,甘菊花3分,牛黄1分,细辛1分,芎3分,玄参1分,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入牛黄研令匀。

功能主治

肝脏风毒上冲,眼赤肿痛,开张不得,头额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

忌炙煿、热面。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方出《圣惠》卷三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七十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葳蕤1两,甘菊花1两,泽泻1两,川大黄1两,木通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去肝肺热毒。
主眼赤肿痛,并白翳。

用法用量

每服3-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方出《圣惠》卷三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七十四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柴胡1两,赤芍药3分,黄芩3分,石膏2两,芎3分,川芒消3分,枳壳1两,川大黄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壅风热,眼眉骨连头疼痛,心神烦躁,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石南3分,羌活半两,防风半两,丹参半两,黄耆半两,茯神3分,沙参半两,白术半两,芎半两,麻黄3分,天雄3分,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漏芦半两,茵芋3分,酸枣仁3分,虎胫骨1两,桂心3分,人参半两,白蒺藜3分,五加皮半两,赤箭3分,细辛半两,地骨皮半两,蔓荆子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肝风,筋脉拘挛,目暗,四肢无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注意

忌鸡、猪、鱼、蒜等。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七十四: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黄芩3分,麦门冬3分,人参3分,赤芍药3分,木通3分,柴胡1两,黄耆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烦躁,体热口干,肢节疼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八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2分,防风半两,附子3分,人参3分,白术3分,石斛3分,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陈橘皮3分,芎3分,桂心3分,黄耆1两,五味子3分,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虚羸乏弱,头目昏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一

《圣惠》卷七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防风1两,茯神3分,黄耆2分,生干地黄1两,人参3分,麦门冬1两半,芎1两,赤芍药半两,石膏1两,独活半两,秦艽半两,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风虚头痛,身体壮热,言语时错,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七十八: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独活1两,当归3分,防风1两,人参半两,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麻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分,犀角屑1分,防风1分,茯神1分,柴胡1分,麦门冬1分,人参1分,葛根1分,甘草1分,枳壳1分,石膏半两,龙齿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阳痉,身热无汗,恶寒,头项强直,四肢疼痛,烦躁心悸,睡卧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三十: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黄耆1两,柴胡1两半,防风1两,人参3两,附子1两,泽泻3分,山茱萸1两,覆盆子1两,决明子1两,车前子1两,青葙子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
肝肾风虚,头昏目暗,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六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人参3分,茯神2分,半夏半两,防风半两,犀角屑半两,赤箭1两,枳壳半两,蔓荆子半两,石膏2两,芎3分,杜若3分,细辛半两,前胡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风眩头疼,四肢烦热疼痛,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十五: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3分,川升麻3分,秦艽3分,木通3分,白鲜皮3分,槟榔1两,黄芩3分,麦门冬1两,川大黄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时气六日,烦躁头痛,小便赤涩,壅热不退。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四: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屑1两,旋复花3分,赤茯苓1两,黄芩3分,半夏3分,槟榔3分,陈橘皮3分,吴茱萸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脚气上冲,心膈烦闷。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三: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木通1两,桑根白皮1两,大腹皮半两,柴胡半两,石膏1两,川朴消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不经发汗十日以上,变成狐惑,腹胀面赤,恶闻食气。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葳蕤1两,柴胡1两,栀子仁1两,桑根白皮3分,石膏2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潮热头痛,四肢拘急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一: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茯神半两,葛根半两,鼠尾草半两,栀子仁半两,川大黄半两,麦门冬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心热发狂。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豉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八十九: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分,川大黄1分,桑根白皮1分,珍珠末1分,甘菊花1分,甘草半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目生白翳。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每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八十九
Processed in 0.72912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