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流气饮

处方

大黄、川芎、菊花、牛蒡子、细辛、防风、山栀、白蒺藜、黄芩、甘草、玄参、蔓荆子、荆芥、木贼,各一两;苍术二两,草决明一两半。

炮制

上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

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堆眵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眩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应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半,临卧用冷酒调下,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流气饮

处方

大黄川芎 菊花牛蒡子细辛防风山栀白蒺藜黄芩蔓荆子荆芥木贼甘草玄参各30克 苍术60克 草决明45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

疏风泻火,退翳明目。
治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眵多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烂,及妇人血风眼,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者。

用法用量

每服7.5克,临卧时用冷酒调下。
如婴儿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幼科释谜》卷六:流气饮

处方

蝉退、甘草、羌活、天麻、当归、防风、大黄、薄荷、赤芍、杏仁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风毒患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服。

摘录
《幼科释谜》卷六

《异授眼科》:流气饮

处方

芍药、茯苓、防风、甘草、柴胡、羌活、独活、川芎、青皮、紫苏、荆芥、麦冬、连翘、石膏。

功能主治

头风引邪,不能四散,攻入于目,目有障膜,形如垂帘者。

用法用量

水煎,炮时服。

夏月,加黄连。

摘录
《异授眼科》

《局方》卷七:流气饮

别名

明目流气饮

处方

大黄1两,川芎1两,菊花1两,牛蒡子1两,细辛1两,防风1两,山栀1两,白蒺藜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玄参1两,蔓荆子1两,荆芥1两,木贼1两,苍术2两,草决明1两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堆眵赤肿,隐涩难开,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肿眼,眼胞紫黑。
应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明目流气饮。

摘录
《局方》卷七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流气饮

处方

紫苏、桔梗、枳壳、乌药、甘草、芍药、白芷、川芎、防风、厚朴、木瓜、香附、官桂、川楝子。

功能主治

蝼蛄串。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不拘时候服。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玉案》卷四:流气饮

处方

白檀香1钱5分,沉香1钱5分,乌药1钱5分,桔梗1钱5分,香附2钱,白豆蔻2钱,枳壳2钱,缩砂2钱,苍术2钱。

功能主治

心腹刺痛,皆因心事忧郁,不得舒畅,而作痛如刺。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玉案》卷四

《玉案》卷六:流气饮

处方

当归5分,川芎5分,赤芍5分,黄耆5分,人参5分,甘草节4分,广木香4分,紫苏4分,乌药4分,桔梗3分,厚朴3分,枳壳3分。

功能主治

虚而结痈。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玉案》卷六

《慈幼新书》卷六:流气饮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青皮、陈皮、白芷、乌药、木香。

功能主治

痘疮。

摘录
《慈幼新书》卷六
Processed in 0.049081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