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四两,厚朴、肉桂、半夏、川当归、前胡、甘草,各三两;陈皮三两半。
上为俰咀。
治中不快,心腹胀满,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胁下支结,常觉妨闷。
专治脚气上冲,心腹坚满,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常服消痰饮,散滞气,进饮食。
每服二钱至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前胡 五加皮厚朴黄耆当归 紫苏子甘草肉桂陈皮半夏曲各30克 干姜人参 附子羌活 桔梗各15克
上药十五味,同作粗末。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咳嗽喘满,咽干不利,头目昏眩,腰脚无力,四肢倦怠,风湿脚气。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紫苏3叶,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服。
木香、紫苏、枳壳、枳实、陈皮、三棱、莪术、甘草、半夏、厚朴各等分。
心气胀闷。
上用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温服。
白芷、苍术、甘草、香附各等分。
上为末。
降气。
主
热水调服;米饮亦可。
石菖蒲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大黄1两,木通1两,赤茯苓1两,川芎1两,人参1两,川姜半两,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
气不宣畅,心胸疰闷,腹胁胀满,胸痹,心腹痛,不可半卧,喘粗闷乱,不思饮食。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菖蒲青皮散”。
茯神2两,香附子半斤,甘草1两半。
上为末。
益气清神,升降阴阳。
主气郁不伸。
每服2钱,沸汤点下,送服交感丹。
麻黄3两,栀子仁3两,白茯苓3两,黄芩3两,白术3两,芒消3两,石膏8两,桂2两,生地黄1升,甘草1两,赤小豆2合。
上为粗末。
心热多汗,言笑无度,四肢烦热。
每服5钱匕,水2盏,大枣2个,煎取1盏,下竹沥少许,再煎,去滓温服。
吴茱萸3两,桑根白皮6两。
上气息鸣,卒发便欲绝者。
上咀,分4剂。
每剂以水2升,酒1升,煮3沸,取清汁作3服。
立验。
每煮成入生姜汁1匙,煮1沸为准。
紫苏叶4两,厚朴3两,肉桂3两,半夏3两,川当归3两,前胡3两,甘草3两,陈皮3两半。
常服消痰饮,散滞气,进饮食。
主中脘不快,心腹胀满,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胁下支结,常觉妨闷。
并治脚气上冲,心腹坚满,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上咀。
每服2钱至3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木香2钱,当归2钱,苏子2钱,生地2钱,宿砂1钱,丁香1钱,山楂1钱,青皮1钱,枳壳1钱,大腹皮1钱。
胸膈作痛,胀闷喘急,饮食难进。
水煎,温服。
生附子、生姜。
老人虚气上壅。
上药同煎,临熟以热汁浓磨沉香,水再煎1沸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