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6个,巴豆15个,蝎梢15个。
上为细末。
入白面称5两半,滴水和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麸内同炒香。
将1粒放水中,如药粒浮于水上,即去麸不用。
饮酒过度,头旋恶心,呕吐不止;及酒积停于胃间,遇饮即吐,久而成癖。
每服2粒,食后温酒送下。
寻常伤酒,每服1粒,茶、酒任下。
寒食面半斤,神曲3两,雄黄2钱,巴豆50个。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用谷糠同药丸一处,炒令糠焦为度。
男子妇人一切酒食所伤,日久成积,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四支无力,时发寒热,涎痰咳嗽,两胁刺痛及肚里疼。
每服2-3丸,茶、酒任下,不拘时候。
伤食后温水送下;心气痛,醋汤送下。
若取转使物隐破2丸,临卧冷水送下。
常服1丸,食后茶、酒任下。
孕妇人不可服。
甘草半两,半夏半两,白茯苓半两,神曲半两,麦糵半两,大戟半两,葛根半两,雄黄半两,巴豆2钱。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酒积。
主积聚。
每服7丸,生姜汤送下。
以利为效。
大麦糵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积聚。
每服20-30丸,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川黄连1两,巴豆半两。
上为细末。
雄黄一分别研极细,与前2味同研匀,用寒食曲10两,如无,以白面代之,与前3味同研极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用平底儿铛,于木炭火上,不住手搅之,直候水内浮为度。
酒症。
每服1丸。
如是伤酒,每服2丸,烧生姜1块,细嚼,酒送下。
白茯苓半两,木猪苓半两,蒲黄半两,神曲1两,白丁香1两,大麦糵1两,干葛1两,葛花1两。
上8味,以神曲末2两半,滴水调成糊,拌和前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放1宿,用陈粟米同炒药丸,每丸子有窍出,香熟为度。
酒癖引饮,唾涎,头痛背倦,小便赤数。
每服5-7丸,酒送下,不拘时候。
巴豆160个,半夏1钱半,粉霜1钱半,神曲半两,乳香1钱,面1斤,硇砂1钱半,轻粉1钱半。
上将麦糵末半两,用水半碗,熬麦糵末至8分一盏,去滓,再入黄连2-3钱熬成水黄,和硬软得所,少水只熬黄连,水添为丸,如小豆大,晒干,用陈粟米半升炒丸子如银褐色为度。
开胃取痰。
主酒积。
每服1-2丸,食前开胃口,食后止痰涎嗽,生姜酒送下;消食,浓煎萝卜汤送下,中酒,嚼丁香,生姜酒送下3丸。
大药半两,小药半两,半夏半两,巴豆2钱,大麦糵半两,雄黄5铢。
上为细末,却合作一处,再研匀细,蒸饼剂为丸,如梧桐子大,放半日之间,欲干不干,却于铫内用麸炒令香熟,勿令大焦,放水上药丸于浮为度。
酒积,诸药不效者。
用温酒下1丸为候,若服2丸,微利,取下酒积食劳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