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丹》

《内外验方秘传》:黑虎丹

处方

全蝎、蜈蚣、蜂房炭、干蜘蛛、僵蚕、乳香、没药、磁石、斑蝥、炙甲片。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搭背对口。

用法用量

掺患处,外贴膏药。

摘录
《内外验方秘传》

《普济方》卷二○九:黑虎丹

处方

猪胆、雄黄豆、麝香。

制法

用十二月杀的猪胆,可收一百以上,将雄黄豆装入胆内,麝香少许,阴干。

功能主治

痢疾不止者。

用法用量

方中雄黄豆,《奇效良方》作雄黑豆。

摘录
《普济方》卷二○九

《普济方》卷一一五:黑虎丹

处方

苍术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细辛1两,防风1两,荆芥1两,麻黄1两,两头尖1两,金钗石斛1两,天麻1两,川芎1两,白芷1两,甘草1两,何首乌1两,当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诸风。

用法用量

《便览》有乳香、朱砂。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五

《圣惠》卷二十四:黑虎丹

处方

天灵盖3两,虾蟆1枚,麝香1分,桃仁2两,雄黄2两,杏仁1两,人中白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风恶疾,腹内生虫,皮肤疮肿,手足欲堕。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黑虎丸”。

摘录
《圣惠》卷二十四

《活幼心书》卷下:黑虎丹

处方

草乌1两,川乌7钱半,甘草7钱半,麻黄半两,甘松半两,熟干地黄半两,藿香叶半两,白芷半两,油烟墨半两,猪牙皂荚半两,川芎半两,当归半两,何首乌半两,南星半两,僵蚕半两,赤小豆半两,羌活半两,白胶香半两,木鳖子半两。

制法

上锉,或焙,或晒,为细末,糯米粉煮糊为丸,如麻仁大;儿小者,丸作粟壳大。

功能主治

小儿诸般风证。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或70丸,稍空心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黑虎丹

处方

天灵盖3两,虾蟆3个,生人中白3两,桃仁3两,麝香1钱,硫黄1两,雄黄1两,穿山甲半两,皂荚刺半两,轻粉2钱半。

制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风诸癞,恶虫内蚀,形骸变坏。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月首五更米饮送下,连日服。
取虫尽则愈,杀瘵虫通用。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

《圣惠》卷三十一:黑虎丹

处方

芦荟1两,雄黄1分,麝香1分,白狗粪1分,虾蟆1枚,天灵盖1分,蛤蚧1对,乌驴蹄3分,乳香1两,猪胆2枚。

制法

上为末,研入猪胆膏令匀,以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蒸劳。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服药前先吃煮面少许,然后以茅香汤沐浴,以砂糖、麝香各少许,以冷水1小盏调令匀,将药纳水中,放星月下露1宿,平旦顿服。
吃药了以衣被盖之,微有汗出为效。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一

《卫生鸿宝》卷二:黑虎丹

处方

当门子1钱,大冰片1钱,公丁香1钱,母丁香1钱,全蝎7个,蜈蚣7条,僵蚕7条,穿山甲7片,灵磁石1钱半,大蜘蛛7个。

制法

上为极细末,和匀再研,瓷瓶收贮,勿令出气。

功能主治

拔毒长肉。
主眼目赤肿涩痛,内外翳障,眼丹,偷针眼,烂眩风眼,拳毛倒睫,眼皮外翻,眼珠突出,雀目,视物反常,视物倒植,瞳神反背,眼菌,眼疮,眼漏,通睛,疳眼。
痈疽肿痛。

用法用量

一切外证掺上膏药贴之,并掺眼目。

如火证,加犀黄5分,珍珠5分。

摘录
《卫生鸿宝》卷二

《理伤续断方》:黑虎丹

处方

川乌1斤,木鳖1斤,地龙10两,黑小豆半斤,五灵脂2两,松墨2两。

制法

前4味为末,五灵脂醋研碎,煮面糊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

男子、妇人手足麻痹。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或2丸,细嚼,酒送下,薄荷茶亦可,不拘时候。

摘录
《理伤续断方》

《痘科金镜赋》卷六:黑虎丹

处方

丝瓜。

功能主治

痘疮破烂。

用法用量

置新瓦上,慢火烧炙存性,量用数钱,白汤调下,或以紫草、甘草汤下尤佳。

摘录
《痘科金镜赋》卷六

《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医方大成》:黑虎丹

处方

羌活半两,白术半两,五加皮半两,肉桂半两,槟榔1两半,川乌1两半,黄耆1两半,白茯苓1两半,赤芍药1两半,附子1两,熟地黄1两,乌药1两,生苍术1两半,当归1两半,川牛膝1两半,虎胫骨1两半,白蒺藜1两半,杜仲1两半,黑小豆半斤。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气,筋骨软弱,步履不随。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盐酒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医方大成》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医学切问》:黑虎丹

处方

白芷6钱,草芎8钱,正芎半两,草乌3两,石膏3钱,苍术1两,白姜1钱,川乌3两,甘草半两,防风半两,羌活半两,僵蚕1两3钱,当归半两,墨2钱,肉桂3钱,北细辛半两。

制法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风疾,左瘫右痪;伤寒、伤湿,浑身疼痛;跌破伤损;偏正头风、卒中急风、风牙肿痛;遍身疮癣,脚气,小肠气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常服茶清任下。
左瘫右痪,生葱酒送下;伤寒、伤湿,浑身疼痛,炒姜、葱酒送下,跌破伤损,松节酒送下;偏正头风,生葱、茶汤送下;卒中急风,生姜、皂角子煎汤送下;风牙肿痛,烧盐同药掺痛处;遍身疮癣,炒乌头淬酒送下;脚气,木瓜酒送下;小肠气痛,炒茴香酒送下。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

注意

孕妇休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医学切问》

《接骨入骱》:黑虎丹

处方

苍术1斤,草乌1斤,生姜1斤,自然铜1两,乳香5钱,没药5钱,五灵脂2两。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百草霜为衣。

功能主治

跌打损伤,又治痛风并破伤风。

用法用量

每服5分,酒送下。
出汗为度。

摘录
《接骨入骱》

现代·《中医外科诊疗学》:黑虎丹

组成

灵磁石一钱五分,母丁香、公丁香各一钱,全蝎7只约一钱五分,炒僵蚕7只约七分,炙甲片三钱,炙蜈蚣二钱,蜘蛛7只,麝香五分,牛黄二分,冰片一钱。

用法

各研极细粉末,混合均匀;用时掺少许在疮头上,外盖太乙膏,隔日换药1次。

功效

消肿提脓。

主治

主治大证顽毒,并无恶肉,而脓水频仍,经久不愈;亦尝用于疔疮初起。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疔疮疖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慢性溃疡等外科病症已溃未溃者,以及损伤性血肿、结块、关节积液等骨伤科病症的辅助治疗。

1.骨伤科杂病:石氏伤科将外科李瑞林先生所用的阳和痰核膏移用于骨伤科临床,配合掺药黑虎丹更扩展其用途。
用治瘀血或痰浊凝聚而肿胀、结块等病证,对于损伤性血肿、血肿机化结块、脓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关节积液等,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2.髌前黏液囊血肿症:采用石氏伤膏药加黑虎丹外贴,配合活血化瘀药内服治疗外伤性髌前黏液囊血肿12例。
伤后至就诊时间1~7周,波动性血肿最小3.3厘米×3.3厘米。
最大10厘米×11.5厘米,平均5.9厘米×7.5厘米。
方法:①外治:将伤膏药肉置锅内文火烊开,取小棒将膏药肉摊于布上,掺少许黑虎丹粉均匀撒在药面上,稍作调和,乘膏药未冷却粘贴于血肿部位按压紧固,隔周换药1次。
②内治:药用生黄芪2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牡丹皮12克,泽兰10克,苏木10克,刘寄奴10克、生茜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
结果:治疗时间最短5日,最长3日,平均16.8日,均获痊愈,有效率100%。

方解

黑虎丹中麝香、丁香、全蝎、蜘蛛、蜈蚣、炙甲片等走窜以活血消肿。
牛黄、冰片、儒蚕解毒散热以透络,磁石重镇宁神以止痛,共奏提脓拔毒,消肿止痛之功,本方对痈疽大毒,初起能消,溃后敷用,则可搜脓拔毒。
本方不用汞剂,无升丹之类峻毒之弊。
对升丹过敏者,尤其适宜。
张山雷称其:“功在三仙丹之上。

方歌

此黑虎丹现代方,磁石全蝎公母丁,僵蚕甲片蜘蜈麝,牛黄冰片消顽毒。

摘录
现代·《中医外科诊疗学》
Processed in 0.154877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