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半两,蕤仁半两,杏仁49枚,黄柏半两,腻粉2钱,青盐半两,龙脑1钱。
上除龙脑外,并为细散,入生绢袋盛,用雪水2大盏,浸药14日,取出袋子,将药汁灌于竹筒子内,密封,坐在汤中,以慢火煮一复时,掘地坑子深3尺,埋1宿取出,入龙脑搅令匀,以瓷瓶盛。
热毒眼赤生翳。
要点时,即旋取点之。
好黄连2两。
小儿冷热痢,经时不止,休羸不堪,治愈而又发。
以水7升,蜜8合,煎取1升3合,绞去滓,每服百日儿半合,200日,1岁1合。
黄连汤
黄连半两,大枣1枚。
除热。
主眼赤痛。
黄连汤《医心方》卷五引《古今录验》)。
黄连1两,蕤仁2两,地骨皮1两,青盐1分,古字钱10文,曾青半两,蜜1斤。
上捣碎,以蜜渍,安新瓷瓶中,以重汤煮1复时,后以重绵滤去滓,其药汁复纳瓶子内,着露地2宿。
眼胎赤,有障膜侵睛,不见物。
后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日3-5度。
黄连1分,白矾灰1分,腻粉1钱,井盐半两,硼砂1钱,胡黄连半两,白龙脑1分。
上药以淡浆水1大盏,古字钱20文,纳瓷瓶中,封闭,悬于净舍内,经2-7日,绵滤去滓,入龙脑在药中。
肝脏壅热,目中生赤脉,冲贯黑睛,赤痛不止。
每日3-5度,以铜箸取少许点之。
黄连半分,大枣3枚,灯心1握。
上以水1盏半,银石器内煎至5分,以新绵滤去滓,细瓷盒中。
目赤痛。
每用铜箸点少许目眦头,1日3-5次,临卧再点。
黄连2两,蕤仁2两,硼砂1分。
先取黄连,以水3大盏,煎取1大盏,绵滤去滓;去滓过,又取蕤仁,以绢裹,别以水1盏揉令浆尽,却和前黄连汁,同煎似稀膏,又以浆水半合浸硼砂,化尽,去夹石,入前药中,更以慢火煎如稠膏,刮取摊于瓷盒中后,以新砖1口,上安艾如鸡子大,烧之,以药盒覆盖,勿令烟出熏之,以艾尽为度,后研令匀。
眼远年风赤。
每以铜箸取如绿豆大,点之。
黄连1两,曾青1两,地骨白皮1两,颗盐1分,古钱10文,蜜1升。
上捣碎,以蜜渍,安新瓷瓶中,以重汤煮1复时后取出,以绵滤去滓,纳于瓶子中,着地上露2宿后。
积年风眼,胎赤眼,障膜侵黑睛不见物。
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1日3-5度。
黄连。
净洗,阴干,细研为末,水澄取细者,于汤瓶头煎干,冷。
赤眼。
用点眼。
黄连半两,童子蛔虫5条,龙脑半钱,蜜3两。
上除龙脑外,入在瓷瓶中,于炊饭中蒸,候饭熟为度,以绵滤去滓,取汁,入龙脑令匀。
小儿眼赤痛,及缘目生疮。
日3-4度点之。
黄连膏
黄连1两,芦荟1分,龙脑1分。
先将黄连、芦荟捣罗为末,以新绵裹,用水1大盏,于银器中以重汤内煮,候药汁3分减2,即去药绵,入龙脑,以瓷瓶子内收。
小儿眼胎风赤烂,不以年月发歇频频,视物泪出,涩痛不可忍。
黄连膏。
黄连末。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酒毒、水毒、渴不止。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黄连丸”。
黄连。
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内啼哭。
上1味煎汤,调空房中鼠穴内土服。
黄连半两,丁香1分,黄柏半两,蕤仁半两,古钱7文。
眼风痒赤急。
以水1大盏,煎取半盏,去滓,更以绵滤,重熬成煎,每日3-5度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