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少丸、滋阴大补丸。
干山药 牛膝各45克 山茱萸 白茯苓五味子 肉苁蓉石菖蒲 巴戟远志杜仲楮实 舶上茴香各30克 枸杞子 熟干地黄各15克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温补脾肾,养心安神。
治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来老先衰,疲乏无力。
每服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三服。
山药1两半,牛膝1两半,白茯苓1两半,山茱萸1两半,舶上茴香1两半,续断1两,菟丝子1两,杜仲1两,巴戟1两,苁蓉1两,北五味子1两,枳实1两,远志1两,熟地黄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虚劳,益心肾,生精血。
主心虚肾冷,漏精白浊,梦遗。
每服30丸,盐汤送下。
何首乌半斤,牛膝6两,生地黄6两,肉苁蓉6两,黄柏4两,补骨脂4两,车前子4两,柏子仁4两,麦门冬4两,天门冬2两。
上为细末,用煮熟红枣去皮核,同炼蜜共为丸,如梧桐子大。
发白返黑,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
主
每服50丸,空心、午前酒送下。
至100日,逢火日摘去白发,生出黑发。
忌莱菔、猪血、羊肉。
熟地黄4两,山药2两,山茱萸2两,杜仲2两,枸杞子2两,牛膝1两,远志1两,肉苁蓉1两,北五味1两,川续断1两,楮实子1两,舶茴香1两,菟丝子1两,巴戟肉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
男子虚寒艰嗣。
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瘦弱。
脾肾不足而足痿者,及一切亏损体弱之证。
每服5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蒲公英1斤,解盐1两,香附子5钱。
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
主
后2味为细末,入蒲公草内淹1宿,分为20团,用皮纸3-4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如法固济,入灶内焙干,乃以武火煅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
早、晚擦牙漱之。
吐、咽任便,久久方效。
莲花蕊3两,生地黄3两,熟地黄3两,五加皮3两,槐角子3两,没实子6个。
上药木杵、石臼捣碎,将绢缝袋一个,长8寸宽6寸装药,用无灰好酒10斤,入不津瓷坛同浸,春、冬一月,夏10日,秋20日,满日取药晒干,仍用木杵、石臼捣为细末,炼蜜为饼,又以薄荷为末,一层饼放一层末。
养血消痰,乌须黑发。
主
每饭后取数饼噙化,其酒任意饮之,以醉为度,酒须连日饮尽,若久收恐味变也。
酒药尽而须发黑矣,若欠黑,再照前制作2-3料可矣,多不过4料。
若饼子难噙化,可作丸子,以酒咽之。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白茯苓、枸杞、巴戟天、牛膝、五味子、肉苁蓉、杜仲、远志、楮实子、石菖蒲、小茴香、续断、菟丝子各等分。
上为末,煮红枣肉苁加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肝肾,进饮食。
主鹤膝风。
每服50-60丸,黄酒、盐汤任下,空心、食前各1次。
何首乌半斤,牛膝6两,生地黄6两,肉苁蓉6两,黄柏3两5钱,补骨脂3两5钱,车前子3两5钱,柏子仁3两5钱,干山药3两5钱,秦当归2两5钱,菟丝子2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
上俱勿犯铁器,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发白返黑。
主虚损。
每服60丸,空心盐汤、白汤、酒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