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元丹》

《圣惠》卷九十五:还元丹

处方

砒霜5两,消石半两,白矾5两,硫黄2两。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先固济瓷瓶子一所,候泥干,掘地坑子深一尺,内入灰,坐瓶子在其间,先下硫黄平摊,次安消石、砒霜、白矾,别取罗了石灰,填满瓶子令实,以物盖瓶口,便聚炭约20斤,上安熟火3-5两,渐渐烧令通赤,住火自消,候冷取出,以绢裹悬在井中一宿,出火毒,细研,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补益下元。
主虚冷气。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五

《臞仙活人心方》卷下:还元丹

处方

黄犍牛肉不拘多少,山药4两,白茯苓4两,莲肉4两,小茴香4两。

制法

上为末,用红枣20个,蒸烂,皮肉相离捞起,剥去皮核,研为膏,加好酒入药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透心。

功能主治

安五脏,消百病,能令瘦者肥,补虚损,实精髓,固元气。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补养还元丹”。

摘录
《臞仙活人心方》卷下

《扶寿精方》:还元丹

别名

不老丹、延年益寿不老丹、延年益嗣丹、延寿不老丹、延年益寿丹

处方

何首乌1斤,生地黄3两,熟地黄3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人参1两,白茯苓3两,地骨皮3两。

制法

上取首生男孩乳汁6两,白蜜10两,炼同一器中,合前末为膏,瓷器贮,勿泄气。

功能主治

千益百补。
延年益寿。
主诸虚。

用法用量

不老丹、延年益寿不老丹、延年益嗣丹、延寿不老丹、延年益寿丹。

注意

此方为阴虚血热者宜之,诸阳虚者不可用。

摘录
《扶寿精方》

《医统》卷八十五:还元丹

处方

紫河车1具,人参1两半,黄耆1两,当归1两,白术8钱,芍药8钱,川芎8钱,熟地黄8钱,白茯苓8钱,牡丹皮8钱,肉桂炙5钱,甘草5钱。

制法

上将热地黄另捣外,余药为细末,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不成,加老米烂饭捣之。

功能主治

补气补血,还元返本。
主产后大虚,及一切虚劳。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酒或汤任下。
未产之先备制各药,为未,候产后便合为妙。

摘录
《医统》卷八十五

《医便》卷一:还元丹

处方

山药、白茯苓、小茴香、薏苡仁、莲肉、砂仁、神曲半斤,粉草半斤。

制法

上为末,用黄牛胎犊一条,1斤以下者佳,熬膏,入糯米粉4两,和成硬糊样,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养脾补肾。
主脾泄、肾泄。

用法用量

方中除神曲、粉草外,余药用量原缺。

注意

老人尤宜常服。

摘录
《医便》卷一

《医学入门》卷七:还元丹

处方

人乳粉4两,秋石丹4两,茯神4两,人参4两。

制法

上为末,用好酒化鹿角胶2两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精神气血,视听言动不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理虚元鉴》卷下:还元丹

处方

远志、杜仲、牛膝、补骨脂、山药、茯神、锁阳、五味、杞子、山萸肉、熟地、菖蒲。

制法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虚劳,阳虚。

用法用量

淡盐汤送下。

摘录
《理虚元鉴》卷下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还元丹

处方

益母草8两,泽兰2两,茯苓4两,香附6两,当归4两,熟地4两,白芍3两,川芎3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

补血行瘀。
主产后亡血过多,头目眩晕,自汗心跳,或恶露不净,腹疼发烧,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黄酒或姜汤送下。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Processed in 0.04959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