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汤
恒山3分,甘草3分,鳖甲3分,石膏3分,柴胡3分,知母3分。
上为散。
伤寒4日,太阴初受病。
常山汤。
真恒山、干青蒿、乌梅、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
疟疾。
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露1宿,于发日五更服,如虚日温过。
恒山5分,干漆4分,牡蛎2分,杏子仁2分。
上药治下筛。
三十年疟。
每服方寸匕,酒调服,1日3次。
恒山1两,茵陈1两,赤茯苓1两,知母1两,鳖甲1两,甘草半两。
上为散。
疟黄。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豉49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恒山1两,柴胡1两,栀子仁1两,石膏2两,乌梅肉3-7枚,甘草1两,蜀漆2两,鳖甲2两。
上为散。
心疟,令人心烦,渴欲得饮水,寒热不歇,乍来乍去,不思饮食。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竹叶2-7片,豉50粒,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恒山1两,乌梅肉1两,香豉1合,葱白1握,桃仁半两。
上锉细。
肾热为疟,令人凄凄,腰脊痛,宛转大便难,忽然手足寒。
都以水2大盏,煎至1盏半,去滓,分为3服,于欲发时前服尽。
恒山半两,朱砂1分,乌梅肉半两。
上为散,入朱砂研匀。
痰实疟,发歇寒热不定。
每服1钱,于发前以醋汤调下。
以吐为度。
恒山半两,川大黄半两,桂心1分,甘草半两。
上为散。
小儿疟疾,痰壅烦闷。
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常山散”。
常山汤
恒山1两,甘草半两,黄芩半两,乌梅14枚,石膏1两。
上锉细。
妊娠疟疾。
常山汤。
常山1两,云母粉2两。
上为散。
痰饮头痛,往来寒热。
每服1方寸匕,热汤送服。
吐之,止;吐不尽,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