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干姜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炙甘草 腊茶
回阳复阴。
治阴盛格阳,烦躁。
上药以水200毫升煎服,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
面赤戴阳者,加葱白7茎、黄连少许。
人参3克 白术3克 干姜3克丁香2.4克 甘草3克 陈皮3克 半夏3克 大附子3克 茯苓2.4克 神曲1.8克 白豆蔻2.4克 沉香15克
上药锉碎。
治急阴证,手足冷,指甲青,小腹疼痛,外肾挛缩。
加生姜3片,大枣2枚,盐少许,水煎服。
附子、干姜、人参、肉桂、麦门冬、五味、茯苓、甘草、童便。
阴极发燥,微渴面赤,欲于泥水井中坐卧者,脉沉迟无力或脉伏。
加生姜、大枣,水煎,临服入蜜2匙,顿服之。
服热而燥不止者,宜再服,燥自定矣。
无脉者,加猪胆汁1匙;面赤者,加葱7茎;呕者,加姜汁炒半夏。
不可服凉药。
若误认为热症,而用凉药,死不可复生矣。
人参、黄耆、鹿茸、当归、川芎、肉桂、甘草、山楂、熟附、大枣2枚。
痘,气血虚剧,皮薄浆清,锡皮灰白,虚惕寒战。
熟附子、干姜、甘草、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腊茶、陈皮。
阴盛格阳,阴极发燥,面赤腹痛,吐泻不渴,畏寒肢冷,欲坐卧于水井中,脉来无力,或脉全无欲绝。
面戴阳者,下虚,加葱7茎、黄连少许,用澄清泥浆水1钟煎之,临服入蜜5匙,顿冷服之。
取汗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