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丸》

《奇效良方》卷十四:厚朴丸

处方

白龙骨 干姜附子厚朴诃子肉豆蔻陈皮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肾虚寒,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
《奇效良方》卷十四

《御药院方》卷四:厚朴丸

处方

厚朴2两,百草霜2两,干姜1两,京三棱1两,蓬莪术1两,半夏1两,槟榔1两,甘松半两,陈皮5两,青皮5两,黑牵牛8两,黑附子。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宽中利膈,行导滞气,消化饮食。
主胸膈噎塞,腹胁胀满,心下坚痞,肠中水声,呕哕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御药院方》卷四

《圣惠》卷五十九: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半,黄连1两,干姜半两,甘草半两,龙骨半两,赤石脂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冷热不调,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半,龙骨1两,诃黎勒1两,干姜1两,附子1两,黄连1两,白石脂1两,吴茱萸1两。

制法

上为末,醋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胃寒肠热,腹胀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煎茱萸汤送下,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治风经验方》: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木香1两,陈橘皮1两,槟榔4个,肉豆蔻仁4个。

制法

上为末,别用神曲1两,杵碎炒熟,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煎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气弱,胸中滞闷,痰饮不思食,或大便不调。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稍空服,生姜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治风经验方》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半,赤石脂1两半,白术1两,干姜1两,麦糵1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橘皮1两,甘草1两,诃黎勒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腑脏不调,内寒外热,脾胃虚冷,宿食不消,乍秘乍利不常,霍乱逆满。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厚朴丸

处方

厚朴3分,白术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半两,桂半两,干木瓜半两,干姜1分,甘草1分,胡椒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
脾气冷,腹胀不能食,胸膈气痞。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兰香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伤寒微旨论》卷下:厚朴丸

处方

当归半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丁香枝半两,干姜半两,细辛1分,人参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阴气盛,两手脉沉细无力,或胃膈痛,身体拘急疼痛,手足逆冷,发病在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厚朴汤,与剂型不符,据《阴证略例》改。

摘录
《伤寒微旨论》卷下

《传家秘宝》:厚朴丸

处方

厚朴半斤,肉桂5两,干麦4两,川椒2两半。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暖胃消痰,利胸膈,解酒食毒。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煎水送下。
治脾胃,米饮送下;中酒吐逆,生姜汤送下;膀胱、小肠、肾余气,茴香酒送下;血气,当归酒送下。

摘录
《传家秘宝》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厚朴丸

别名

厚朴干姜丸

处方

厚朴3两,干姜2两,附子1两,诃黎勒皮3分,白术1两。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脏虚冷,脐腹疼痛,或滑泄下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厚朴干姜丸。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惠》卷九十八:厚朴丸

处方

厚朴5两,附子半两,川椒红2两。

制法

上以浆水6升,青盐3两,生姜3两,同于银锅中煮令水尽,晒干,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肾虚冷,羸瘦无力,不思饮食。
下焦虚冷,便利频并。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八十一: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诃黎勒1两,赤茯苓3分,干姜3分,桂心1两半,木香1两,赤芍药3分,当归3分,陈橘皮3分,吴茱萸3分,京三棱2两,白术3分。

制法

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两肋下及心腹胀满,宿有冷气,攻注膀胱,致使胀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一

《圣惠》卷七十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白术1两,麦门冬3分,陈橘皮1两,赤茯苓1两半,半夏3分,人参3分,前胡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妊娠阻病,头疼,肩背烦闷,往往气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医学纲目》卷三十三:厚朴丸

处方

人参、白术、厚朴、陈皮、藿香、当归、细辛。

功能主治

温中消阴气。
主伤寒,三部脉沉,寸脉小于关尺。

摘录
《医学纲目》卷三十三

《圣惠》卷五十九:厚朴丸

处方

厚朴3两,黄连2两,木香1两,干姜1两。

制法

上为末,用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厚朴丸

别名

麻仁丸

处方

厚朴2两,大麻仁2两,大黄2两,枳壳2两。

制法

上除麻仁外,为末,再与麻仁同研匀,炼蜜和于臼内,涂酥杵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肠虙瘕,秘涩不通,及一切热壅。

用法用量

麻仁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惠》卷四十八: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半,木香1两,青橘皮1两,川大黄1两半,硫黄1两,槟榔1两半。

制法

上为细末,入硫黄令匀,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痞气。
积年不愈,结聚在胃管,大如覆杯,心腹胀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二十九: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木香半两,桂心3分,附子3分,人参半两,陈橘皮1两,诃黎勒1两,黄耆3分,白术1两,干姜半两,草豆蔻1两,当归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冷气,心腹痞满,四肢少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二十八: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五味子1两,桔梗1两,白术1两半,枳壳1两,诃黎勒1两,桂心3分,干姜半两,人参1两,黄柏3分,益智子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
脾胃不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六:厚朴丸

处方

厚朴3两,神曲1两,当归1两,枳壳1两,白矾1两半,五味子1两,缩砂1两,黄连1两,白龙骨1两,白石脂1两,干姜1两,诃黎勒2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附子1两。

制法

上为末,以酒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劳。
心腹气冷痛,时时下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二十六:厚朴丸

处方

厚朴2两,白茯苓3分,人参3分,鳖甲2两,诃黎勒2两,木香半两,陈橘皮半两,附子半两,吴茱萸半两,苍术3分,干姜1分,麦糵3分,京三棱半两,益智子半两,当归3分,黄耆1两,槟榔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劳。
脏腑虚冷,不思饮食,呕逆,四肢少力,腹胁胀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

忌苋菜。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十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干姜1两半,白术1两半,人参1两,甘草半两,枳壳1两,食茱萸3分,桂心3分,神曲1两,大麦糵1两,杏仁1两。

制法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时气后,肠胃虚冷,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枣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三: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丁香3分,肉豆蔻3分,人参3分,干姜3分,诃黎勒1两,木香3分,陈橘皮3分,神曲3分,白术3分,枳壳半两,麦糵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脾胃气冷,宿食不消,腹中痛,肠滑,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4两,干姜1两,人参1两半,吴茱萸1两,陈橘皮2两,白术2两,半夏2两半,当归1两半,桔梗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脏虚冷,食即呕逆,谷食不化,或多泄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姜、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2两,苍术1两,诃黎勒1分,当归3分,干姜、木香半两,缩砂1两,赤石脂1两,附子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脾脏虚冷,大肠泄痢,腹内疼痛,四肢羸瘦,少力,或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姜枣粥饮调下。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半,白术半两,干姜半两,桔梗1两,当归1两,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甘草半两,诃黎勒1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脏冷气,腹内虚鸣,内寒外热,宿食不消,大便乍秘乍泄,腑脏不调,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注意

忌生冷油腻。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3两,陈橘皮2两,草豆蔻1两,白术1两,缩砂1两,诃黎勒2两,桂心1两,干姜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气虚冷,水谷不化,食即腹胀,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七十:厚朴丸

处方

厚朴3两,附子3两,生姜汁1升。

制法

以生姜汁煮前2味令汁尽,焙干,为细末,以酒煮神曲末和溲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脾胃虚冷,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肉豆蔻1两,诃黎勒3枚,龙骨半两,木香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浸炊饼心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虚弱,清浊不分,因成冷痢,其色青白,甚则色黑。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10丸,温米饮送下,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明医指掌》卷六引《元戎》:厚朴丸

处方

厚朴3两,黄连2两半,吴茱萸2两,干姜2两,巴豆1两,人参1两,川乌1两。

制法

上为末,入豆霜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寒厥心痛,大便秘结不通者。

用法用量

每服3丸。
以利为度。

摘录
《明医指掌》卷六引《元戎》

《朱氏集验方》卷四引鲁太丞方:厚朴丸

处方

厚朴4两,苍术2两,莪术2两,青皮2两,陈皮2两,当归2两,荆三棱2两,白芷2两。
上用老醋浸7日,春夏浸5日,取出焙干,研细末,入后药中:禹余粮、针砂2两。

制法

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候干。

功能主治

宽中进食,推化积聚。

用法用量

每服70-80至100丸,食前陈米饮送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四引鲁太丞方

《妇人良方》卷十五:厚朴丸

处方

干姜、厚朴各等分。

制法

上药先杵令烂,水拌,同炒令干,再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妊娠洞泄寒中。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妇人良方》卷十五

《卫生总微》卷十四: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丁香1两,木香1两,白术1两,青皮半两,牵牛子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冷,寒邪客于脏腑,腹胀满闷,气不宣通。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煎陈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四

《卫生总微》卷十一:厚朴丸

处方

厚朴半两,诃子半两,白龙骨半两,白矾半两。

制法

上用一器盛之,盐泥固济,留一窍子,木炭火煅,烟息为度,取出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脏寒泄泻,下痢纯白,腹中绞痛,虚气胀满,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一

《百一》卷十四引王嗣康方:厚朴丸

处方

厚朴5两,白术1两,大麦糵1两,神曲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白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积年下血。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厚朴煎,与剂型不符,据《朱氏集验方》改。

各家论述

肠胃本无血,缘气虚肠薄,自荣卫渗入。
今用厚朴厚肠胃,神曲、麦糵消酒食,白术导水,血自不作也。

摘录
《百一》卷十四引王嗣康方

《杨氏家藏方》卷六:厚朴丸

处方

厚朴1斤,生姜半斤,大枣100枚,附子4枚,人参2两,诃子2两,白术2两,白茯苓2两,肉豆蔻2两,木香2两。

制法

上将前4味于银、石器中,以水1斗,慢火熬干,取大枣去皮核,四物一处捣如泥;将人参等6味为细末,和匀,入少面糊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虚受湿,胜则濡泻,故肠鸣夜起,四肢浮肿,多困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六

《鸡峰》卷十二:厚朴丸

处方

厚朴4两,陈橘皮3两,干姜2两,附子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积冷,腹胁刺痛,饮食进退,大便秘泄。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3分,肉豆蔻3分,附子3分,胡椒半两,高良姜半两,桂半两,干姜半两,丁香半两,槟榔半两,硇砂1分,巴豆1分,大枣30个。

制法

上为末,合研匀,以枣肉膏和剂,如硬,量加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脏冷气攻心腹多疼,胁肋虚胀,胸膈痞闷,痰逆恶心,呕吐酸水,肠鸣泄泻,不思饮食,虽食迟化,留滞脏腑,面色萎黄,四肢少力,气出多寒,手足逆冷,肌体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心、食前煎陈橘皮、木香、生姜汤送下。
如饮食消化迟,停滞胸膈,即不拘时候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枳壳1两,茴香子1两,肉豆蔻1两,桂1两,白术1两,丁香半两,荜澄茄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没药半两,细辛半两,当归半两,赤石脂3分,独活3分,天麻3分,防风3分,芎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调顺阴阳,安和脏腑,散风冷外邪,补丹田正气谷神。
主真元虚弱,风寒冷气乘虚入于肠间,使心腹暴痛,背脊酸痛,肠鸣泄泻,心虚嗜卧。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米饮送下亦得。
如呼吸风冷气,心腹疼痛,里急后重,亦宜温酒送下,并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3分,当归3分,附子3分,陈橘皮3分,干姜半两,半夏半两,草豆蔻1两,甘草1分。

制法

上为末,用陈曲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痛如刺,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炒生姜盐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厚朴丸

处方

厚朴2两,诃黎勒皮1两,附子半两,吴茱萸半两,鳖甲1两,京三棱半两。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劳虚冷,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呕逆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温粥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丁香皮1两,桑根白皮1两,白术1两,桔梗1两,沉香1两,人参1两,槟榔1两。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腹胀,烦闷,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橘皮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厚朴丸

处方

厚朴1斤,半夏半斤,大枣3斤,生姜3斤。

制法

上药于银器内用文武火煮尽姜汁,取厚朴、半夏焙干,为末,大枣去皮核,入前药于臼中,再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痰盛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临卧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鸡峰》卷十二:厚朴丸

处方

厚朴10两,白龙骨5两,诃子皮5两,附子5两,干姜5两,黄连5两,当归5两,石榴皮5两,艾叶5两,青橘皮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气寒,经年不愈,瘦弱,下痢频并。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茱萸汤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干姜1两,陈橘皮1两,诃黎勒1两,白茯苓1两,芜荑1两,阿胶1两,熟艾1两,胡粉1两,黄石脂1两,乌梅1两,当归1两,蜀椒1两。

制法

上除胶、艾2味外,为末,先以米醋1升半,于无风处煮艾水减约8分,绞去艾,次下阿胶,候消尽,乘热入药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

积年冷痢,日三五行,胀闷肠鸣,食不消化,面黄渐瘦。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用温浆水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厚朴丸

别名

厚肠丸

处方

厚朴半两,陈橘皮1分,使君子半两,甘草半两,诃黎勒皮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

功能主治

进食,生胃气。
主小儿疳痢,下痢腹胀,不思饮食。
小儿疳瘦,泄泻下痢脓。

用法用量

小儿3岁以上,每服1丸,米饮化下;百日儿每服作4服,乳汁或清米饮化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半,陈橘皮1两半,白茯苓1两半,人参1两半,干姜1两半,白术1两半,薏苡仁1两半,桂1两1分,牛膝1两1分,枳壳3分,细辛3分,食茱萸3分,大麦糵3分,石斛1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
脾胃气弱,呕吐,口干烦渴,不能饮食,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1日2次,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胡黄连1两,补骨脂1两,秦艽1两,防风1两,桂1两,附子1两,干姜1两,柴胡1两。

制法

上为末,无灰酒1升半相和,银石器内文武火煎成膏可丸,以少酥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伤惫,举体无力,四肢烦疼,腰膝冷痛,夜多小便,面色青黑,寝卧盗汗。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盐汤送下,夜卧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附子1两,茴香子1两,白术1两,桂1两,干姜1两,枳壳1两,青橘皮1两,芎1两,乌头1两,木香1两,当归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七疝,肢体寒,脐腹坚痛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生姜汤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厚朴丸

处方

厚朴3两,桂2两,大黄2两,桃仁3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一切气注,大肠结涩,背膊刺痛,气注四肢,及食物不消,奔豚气逆。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临卧米饮送下。
微利即效。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厚朴丸

处方

厚朴1两,人参1两,陈橘皮1两,大黄1两,郁李仁1两,当归1两半。

制法

上为末,入郁李仁膏,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大肠虚结,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厚朴丸

处方

厚朴3分,龙骨半两,白茯苓3分,人参3分,白石脂半两,陈橘皮1分,当归3分,肉豆蔻1枚,乌梅肉半两,干木瓜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痢呕逆。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或7丸,食前煎生姜、枣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厚朴丸

处方

厚朴、瓦砾、粪堆土瓜苗心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葱1握细切,面1匙,盐半钱同炒黄,沸汤点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
Processed in 0.300086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