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赤茯苓、桑白皮、陈皮、杏仁、麻黄,各一两;甘草半两。
上七味为末。
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紫苏子麻黄杏仁陈皮桑白皮 赤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上药同为粗末。
宜肺化痰,止咳平喘。
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朐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久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每服6克,用水150克,煎至90毫升,食后温服。
方中麻黄宣肺化痰,解表发汗为君;杏仁、苏子降气消痰,宣肺止咳为臣;陈皮理气燥湿,桑白皮泻肺利水,赤茯苓渗湿行水,三味行气祛水以消痰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共成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赤茯苓甜葶苈桑根白皮各30克 大黄15克
上四味,捣罗为散。
治肺痈,气喘咳嗽,胸膈满闷,口干烦热,及吐血。
每服3克,食后、临卧用生姜汤调下。
甜葶苈15克 苦葶苈15克茯苓 人参 细辛 干姜桔梗杏仁紫菀 款冬花 甘草陈皮各7.5克
上为细末,用羊肺1个,切细研烂,与药末拌和,再研匀,药尽为度。
将药泥在土墙上,以湿纸七重盖覆,每日去纸一重,七日药就,候干刮下,再研,罗为细末。
治脏气不足,痰饮内停,咳唾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发热,羸瘦困顿,皮肤甲错,将成劳瘵。
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盐汤或米饮调下,一日二次。
苍术2两,桔梗1两,厚朴1两,杏仁5钱,陈皮5钱,乌梅5钱,麻黄2钱,甘草1两。
上为粗末。
伤风冒湿,头目昏重,憎寒壮热,四肢疼痛,咳嗽失音,涕唾稠粘。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如发汗,加葱头。
糯米。
秃疮。
用糯米煮烂饭,捣如膏,随将秃疮剃净,将米膏厚罨之。
其虫尽入米膏中,俟膏自脱,发自生矣。
华盖汤
桑白皮1两,神曲1两,桔梗1两,人参3分,百合3分,甘草半两,杏仁半两。
上为末。
上喘咳嗽;兼治膈热。
华盖汤。
华盖汤
紫苏子、麻黄、杏仁、陈皮、甘草半两,桑白皮1两,赤茯苓1两。
上为末。
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华盖汤。
方中杏仁,《校注妇人良方》作生姜。
知母、人参、茯苓、紫苏、乌梅、杏仁、白桑皮、麻黄、甜葶苈、甘草、五味子各等分。
伤寒。
每服1钱,同葱白煎服。
麻黄3两,甘草1两,杏仁2两。
上3味,先以前2味为粗末,后入杏仁,研细,同拌令匀。
解表,滋润皮肤。
主咳嗽。
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服,日3次。
紫苏子1两,赤茯苓1两,陈皮1两,桑白皮1两,杏仁1两,麻黄1两,枳壳5钱,生姜5钱,半夏5钱。
上为末。
肺受风寒,咳嗽声重,胸膈烦滞,头目昏眩。
每服2钱,水1钟,煎7分,食后温服。
杏仁、僵蚕、力子、防风、甘草、苏子、瓜蒌、川贝、连翘、荆芥、前胡、炙麻黄。
肺受风痰,表实喘促标闭。
麻黄、杏仁、茯苓、陈皮、桑皮、前胡、苏子、桔梗、甘草、生姜。
伤寒咳嗽。
麻黄4两,苍术8两,陈皮2两,官桂2两,杏仁2两,甘草2两。
上为末。
伤寒,头痛发热,拘急;感冒,鼻多清涕,声音不清;四时伤寒,瘟疫瘴气。
每服4钱,水1盏半,煎8分,食前热服。
取汗。
甜葶苈半两,苦葶苈半两,茯苓1分,人参1分,细辛1分,干姜1分,桔梗,杏仁1分,紫菀1分,款冬花1分,甘草1分,陈皮1分。
上为细末,用羊肺1个心血不透者,切细研烂,旋旋入药掺肺内,再研匀,药尽为度,泥土墙上,以湿纸7重盖覆,每日去纸1重,7日药就,候干刮下,再研,罗为细末。
肺虚,或感风寒暑湿,及劳逸、抑郁、忧思、喜怒、饮食饥饱,致脏气不平,咳唾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发热,羸瘦困顿,皮肤甲错,将成劳瘵。
每服2钱,空心温酒盐汤调下,米饮亦得,日2次。
阿胶半两,黄芩1分,人参1分。
上为细末。
唾血,吐血。
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赤茯苓1钱5分,桑白皮1钱5分,橘红1钱5分,苏子1钱5分,干葛1钱,桔梗1钱,杏仁1钱,麻黄5分,生姜3片。
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胸膈胀满,头目昏眩。
水煎,食远服。
黄耆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1两,防风1两,白茯苓1两,甘草3分。
上为散。
肺气壅热,胸膈痞闷,痰唾咳嗽。
每服3钱匕,生姜蜜汤调下;常服入生姜2片,如茶点,不拘时候。
麻黄一两、苏子一两、桑白皮一两、橘皮一两、杏仁一两、赤茯苓一两、炙甘草五钱。
上药研为粗末。
每服6克。
也可用饮片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苔薄白,脉浮滑。
本方有解表散寒,降气化痰功效,是“邪遏喘促之专方”。
寒侵痰壅而肺失宣降,法当宣肺降逆。
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苏子、杏仁降利肺气,祛痰止咳;陈皮、桑白皮、茯苓健脾祛湿消痰;炙甘草调和于宣降寒温之问。
诸药配伍,共成解表宣肺,祛痰止咳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为:解表药与祛痰药并用,以除风寒痰湿之致病原因;宣肺药与降气药同施,以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本方虽有甘寒之桑白皮,但全方药性偏温,故痰热咳喘者需加减应用。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感染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小儿哮喘、流行性感冒等证属寒痰内阻的病症。
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共。
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