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别名

葛根黄连汤、葛根黄连黄芩汤、干葛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汤。

处方

葛根15克 甘草6克黄芩9克 黄连9克

药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 《吉林中医药》1986:30,本方水醇沉液可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肾上腺索引起的兔心律失常、氯化钙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等。
实验还表明,本方水醇沉液对实验动物正常,心律有明显的减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方能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律的作用。
2.抗菌、降温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9,本方对五联疫苗所致发热家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功能主治

表里两解,清热止利。
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

上药四味,以水800毫升,先煮葛根,减至600毫升,纳入诸药,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

方中重用葛根,既能发表解肌,以解在表之邪,又能升清陌,止泻利,使表解里和。
因里热已炽,故用黄芩、黄连以清里热,甘草协调诸药。
共奏表里两解,清热止利之功。

摘录
《伤寒论》

汉·《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用法

先煮葛根,后纳诸药,水煎服。

功效

解表清热,止泻痢。

主治

外感表证未解而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苔黄,脉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病症。

1.病毒性肠炎:对照组30例采用饮食调整、口服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元素锌以及液体疗法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30例加用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每日2次,疗效标准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80.0%。

2.放射性直肠炎:针对辨证分型为肠道湿热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组15例口服葛根芩连汤,对照组15例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结果:治疗14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53.33%。

方解

本方以清里热为主,解表散邪为辅。
重用葛根解肌发表以散热,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利,使表解里和;同时先煎而后纳诸药,俾“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苦以坚阴;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用于治疗表证未解,邪陷阳明之热利。
临床应用以身热下利、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抗心律失常、抗菌、降温作用,本方对五联疫苗所致发热家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实验还表明,本方水醇沉液对实验动物正常,心律有明显的减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方能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律的作用。

方歌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摘录
汉·《伤寒论》
Processed in 0.068473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