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花散》

《圣惠》卷十一: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半两,旋覆花半两,防风1两,芎藭1两,蔓荆子半两,细辛半两,酸枣仁1两,葳蕤1两,枳壳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痰壅,头痛心烦,四肢拘急,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4两,防风2两,蒺藜子1两,恶实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毒攻眼,碜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熟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惠》卷六: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1两,人参1两,大腹皮1两,半夏1两,木香1两,白术1两,威灵仙1两,枳壳1两,肉桂1两,诃黎勒皮1两,赤茯苓1两,郁李仁1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脏痰毒,胸膈壅滞。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有桔梗,无枳壳。

摘录
《圣惠》卷六

《普济方》卷四○四: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谷精草、石决明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斑疮入眼。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入干柿1个,同煎至7分,干柿细嚼服。

摘录
《普济方》卷四○四

《圣惠》卷三: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1两,牛黄半两,犀角屑3分,铁粉半两,麦门冬半两,黄连3分,铅霜半两,人参1两,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细散,入牛黄,更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

胆实,久有伏热,精神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后以竹沥调下;或金银煎汤调下亦得。

摘录
《圣惠》卷三

《圣惠》卷三十三: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1两,旋覆花半两,人参1两,川升麻3分,防风半两,车前子半两,石膏1两,羚羊角屑半两,黄芩半两,决明子1两,杏仁半两,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脏风毒,上攻眼目,始即昏暗,久成内障。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散”。

注意

忌炙煿、热面。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1两,白蒺藜半两,木贼半两,防风半两,甘草半两,木香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肝气壅塞,翳膜遮睛,隐涩难视。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惠》卷八十九:甘菊花散

别名

防风汤、甘菊花汤

处方

甘菊花1分,白术1分,防风1分,人参1分,细辛1分,白茯苓1分,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脑户伤于风冷,鼻内多涕,精神昏闷。

用法用量

防风汤、甘菊花汤。
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作“菊花散”。

摘录
《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三十三: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1两,赤箭1两,酸枣仁1两,旋覆花3分,犀角屑3分,防风3分,白鲜皮3分,白芷3分,细辛3分,沙参羌活甘草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邪入目,致瞳子不正,眼常偏视。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二: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1两,川升麻1两,芎藭1两半,细辛1两,防风3分,石膏2两,羚羊角屑1两半,川大黄1两,黄连1两,甘草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诸风毒攻头目,睛中如针刺痛,及欲成障翳。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二十二: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3分,茯神1两,犀角屑3分,防风1两,川升麻3分,石膏2两,白芷半两,芎藭半两,甘草半两,牡荆子1两,葛根1两,枳壳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头风目眩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二:甘菊花散

处方

甘菊花3分,天麻1两,石膏2两,芎藭3分,独活2分,防风3分,白术3分,杏仁半两,茯神1两,羚羊角屑3分,杜若3分,黄芩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头旋,忽忽如醉,痰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Processed in 0.052722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