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痰丸》

《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滚痰丸

别名

礞石滚痰丸。

处方

大黄片黄芩各250克 沉香15克 礞石30克一方加朱砂60克研为细末为衣

制法

上为细末,水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降火逐痰。
治实热老痰,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痰闭子宫不孕,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者。
现用于精神病、癫痫身体壮实者。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临卧用茶清或温水送下,量虚实加减服。

注意

体虚及孕妇不可轻用,以免损伤正气。

备注

方中礞石驱逐顽痰,力甚猛峻;大黄荡涤陈积,开下行之路,黄芩清上焦之火,消除成痰之因,二味用量独重,有正本清源之意;沉香调达气机,为诸药之开导。
四药共奏降火逐痰之效。

按:《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本方有“百药煎”。

摘录
《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

《准绳·类方》卷二引《养生主论》:滚痰丸

别名

神秘沉香丸、沉香礞石滚痰丸

处方

大黄8两,黄芩8两,青礞石5钱,沉香5钱,百药煎5钱。

制法

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痰之为病,或偏头风,或雷头风;或太阳头痛,眩晕如坐舟车,精神恍惚;或口眼瞤动,或眉棱耳轮俱痒,或颔腮四肢游风肿硬,似疼非疼;或浑身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或齿颊似痒似痛而无定所,满口牙浮,痛痒不一;或嗳气吞酸,鼻闻焦臭,喉间豆腥气,心烦鼻塞。
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因喷嚏而出,或因举动而吐,其痰如墨,又如破絮,或如桃胶,或如蚬肉;或心下如停冰铁,闭滞妨闷,嗳嚏连声,状如膈气;或寝梦刑戮刀兵剑戟,或梦入人家,四壁围绕,暂得一窦,百计得出,则不知何所;或梦在烧人地上,四面烟火枯骨,焦气扑鼻,无路可出;或不因触发忿怒悲啼下泪而寤;或时郊行,忽见天边两月交辉,或见金光数道,回头无有;或足膝酸软,或骨节腰肾疼痛,呼吸难任;或四肢肌骨间痛如击戳,乍起乍止,并无常所;或不时手臂麻疼,状如风湿,或卧如芒刺不安,或如毛虫所螫,或四肢不举,或手足重滞;或眼如姜蜇胶粘痒涩,开合甚难;或阴晴交变之时,胸痞气结闭而不发,则齿痒咽痛,口糜舌烂,及其奋然而发,则喷嚏连声,初则涕唾稠粘,次则清水如注;或眼前黑暗,脑后风声,耳内蝉鸣,眼瞤肉跳。
治之者或曰腠理不密,风府受邪;或曰上盛下虚,或曰虚,或曰寒,或曰发邪,病势之来,则胸腹间如有二气交纽,噎塞烦郁,有如烟上冲头面烘热,眼花耳鸣,痰涎涕泪,并从肺胃间涌起,凛然毛竖,喷嚏千百,然后遍身烦躁,则去衣冻体,稍止片时,或春、秋乍凉之时,多加衣衾,亦得暂缓,或顿饮冰水而定,或痛一醉而宁,终不能逐去病根。

用法用量

神秘沉香丸、沉香礞石滚痰丸。

摘录
《准绳·类方》卷二引《养生主论》

《镐京直指》:滚痰丸

处方

青礞石4钱,沉香8分,制锦纹5钱,广木香1钱,黄芩1钱5分,枳实2钱。

功能主治

顽痰怪症,睡醒神浊,妄言不觉,便闭气逆,痰火上壅。

摘录
《镐京直指》

《普济方》卷三七四:滚痰丸

处方

江子、半夏朱砂、腻粉、雄黄、郁金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喉中涎响,手足瘈疭,目睛上视,即急慢惊风证。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用薄荷汤送下。
量大小加减服之,利痰涎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四

《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滚痰丸

别名

沉香滚痰丸、礞石滚痰丸

处方

大黄8两,黄芩8两,沉香半两,青礞石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痰证,变生千般怪症。
头风目眩,耳鸣,口眼蠕动,眉棱耳轮痛痒;四肢游风,肿硬;噫气吞酸,心下嘈杂,心气疼痛,梦寐奇怪,手麻臂痛,口糜舌烂喉闭,或绕项结核,胸腹间如二气交纽,噎塞烦闷,失志癫狂,心下怔忡,喘咳呕吐等证。

临床应用

1.幻视:一妇病热,目视壁上,皆是红莲花满壁,医用滚痰丸下之,愈。

2.癫症:神呆,忽啼忽笑,言语无序,脉沉兼滑,系顽痰实火,胶结为患,症非虚寒可比,治法不嫌其峻。
兹用滚痰法主之:青礞石三两,焰消一两,大黄八两,淡黄芩八两,沉香一两。
先将上两味同入瓦罐内,以盐和泥封固。
入火煅至石如黄金色为度,用清水飞净,和后药三味水泛为丸。
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3.痰饮喘咳:高年久不更衣,痰气上窒。
滚痰丸投之。

4.癫痫:杨某某,男,8岁。
两年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吐血涎沫,四肢抽搐,甚则小便失禁。
经服用苯妥英钠等,病情有所好转。
但持续服用数月而出现痴呆,语无伦次,因而停药。
近半年来又复发如初,现每日发作二三次。
醒后神志恍惚,站立不稳,时喃喃自语,傻笑,答非所问,流涎,质粘稠,味臭秽。
饮食一般,大便数日一行,干燥。
舌质黄腻,脉滑数有力。
此系痰火为患,宜重投泻火涤痰之剂。
处方:大黄20g,礞石20g,黄芩10g,沉香4g。
服药三剂,痫证发作每日减为一次,发作持续时间也有所缩短,流涎大减,大便正常。
以上方加法夏9g,贝母6g,白附子6g,枳实9g,菖蒲6g,胆星6g,僵蚕9g,朱茯神9g,远志6g,苦参9g,服药三剂,诸症大减,行走自如,未再流涎。
有时夜间突发惊恐,但痫证未再发作。
唯痴呆、傻笑仍同前。
此病系痰火扰心,迷闷孔窍,日久损伤神明,非药物短时间所能奏效。
遂嘱其服用成药定痫丸或紫金锭以根除病因。
随访至今,未复发。

用法用量

沉香滚痰丸、礞石滚痰丸。
本方原文为:甑里翻身甲挂金,于金头戴草堂深。
相逢二八求斤正,消煅青礞倍若沉。
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桐子意常斟。
千般怪证如神效,水泻双身却不任。
《伤寒大白》有黄柏。

各家论述

1.《玉机微义》:此以大黄、黄芩为君,大泻阳明湿热之药,礞石以坠痰,沉香则引诸气上而至天,下而及泉为使也,以上二方有实热者可用。

2.《医方考》:大黄能推荡,黄芩能去热,沉香能下气,礞石能坠痰。
是方乃攻击之剂,必有实热者始可用之,若与虚寒之人,则非宜矣。
又礞石由焰消煅炼,必陈久为妙,若新煅火毒未除,则不宜服。

3.《摄生秘剖》:痰不自动,因气而动;气不自升,因火而升;积之既久,依附肠胃,回薄曲折,处以为栖,治之窠臼,谓之老痰。
其变现之症,种种怪异,难以测识,莫可名状。
非寻常药可能疗也。
隐君见及此,故用大黄为君,以开下行之路;黄芩为臣,以押上潜之火;礞石慓悍之性,游行肠胃,踵其回薄曲折之处,荡而涤之,几于剖刮肠剖骨之神,故以为佐;奔驰于上中下三焦间、飞门、魄门之窍者,沉香之力,故以为使。
必须服之得法,则效如响应,用水一口送过咽,即便仰卧,令药在咽膈间,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饮水,不可起身坐行言语,直待药气除逐上焦痰滞,然后动作。
大抵服罢,喉间稠粘壅塞不利者,乃痰气泛上,药力相攻耳,少顷,药力既胜,自然宁贴。

摘录
《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
Processed in 0.07669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