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处方

桂枝9克芍药9克 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附子6克

功能主治

调和营卫,回阳固表。
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用法用量

上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100毫升,温服。
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
《伤寒论》

《云岐子脉诀》:桂枝加附子汤

处方

桂1两,附子1两,甘草3钱半。

功能主治

腹中痛,脉迟缓。

用法用量

上咀,水煎服。

摘录
《云岐子脉诀》

汉·《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组成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

用法

水煎温服。

功效

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

主治伤寒表阳虚弱,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盗汗、慢性鼻炎、疼痛、室性早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1.盗汗:患者证系心阳不足,卫气虚弱一以本方加枣仁、五味子治疗。
3剂后复诊,盗汗显减,再进3剂原方,盗汗止,心悸除,食欲增进:瞩其按上方为丸,连服2周以巩固疗效。
半年后随访,盗汗一直未发。

2.慢性鼻炎: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120例。
中药治疗前4日停用西医抗组胺药和鼻喷雾剂。
1个疗程为15日,治疗2个疗程:与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联合鼻甲封闭治疗120例对照。
1个疗程为5次。
显效标准:单纯性鼻炎:鼻腔通畅,分泌物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肥厚性鼻炎:鼻塞消失,鼻甲明显缩小。
结果:显效6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

3.疼痛:以本方加减合济生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性疼痛30例,与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芬必得治疗30例对照。
2组均予控制血糖:1个疗程均为2周,观察2个疗程。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的疼痛强度变化。
疗效评定以疼痛程度减轻2度以上即为显效。
结果: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4.室性早搏:本方加味治疗:患者证属阳虚自汗。
予以本方。
三诊,患者自觉冷汗止,身体轻松,自行再服原方4剂,心悸消失。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5.更年期综合征:以本方加减治疗52例,与更年安片治疗42例对照。
疗效评定以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未见复发则为治愈。
结果:治愈5例,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3%。

方解

本方为桂枝汤加炮附子1枚,并加重甘草用量而成。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
俾邪去阳回,则津液自复,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脉虚浮为辨证要点。
治寒疝疼痛,加川乌、草乌;胸痹心痛,加薤白、瓜蒌;风寒湿痹,寒甚痛剧,加川乌;上肢痛甚,加羌活、蒲黄、川芎;下肢痛甚,加独活、牛膝、防己;腰背疼痛,加杜仲、桑寄生、续断。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漏汗、自汗、遗尿、鼻衄、头痛、性功能减退、低热、不寐、瘾疹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功能、强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

方歌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汗因过发漏漫漫。
肢急常愁伸屈难。
尚有尿难风又恶。
桂枝加附一枚安。

摘录
汉·《伤寒论》
Processed in 0.048643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