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根120斤,干地黄末2斤半,桂心1升,干姜1升,泽泻1升,蜀椒末1升,商陆末2升。
以东流水4石,煮杞根1日1夜,取清汁1石,渍曲一如家酿法,熟取清,贮不津器中;余药以绢袋贮,纳酒底,紧塞口,埋入地3尺,坚覆上,21日后开之,其酒赤如金色。
补养,灭瘢痕。
主
旦空腹服半升,恶疾人以水1升,和酒半升,分5服。
枸杞根1石,桃仁3升,大麻仁2升,乌麻仁2升,甘菊花10两,生地黄1斗。
上都捣熟,入上件曲米中,搅拌令匀,入子瓮中,候发定,即泥瓮头,21日令熟,初开,先下筒取清,然后压如常法。
长筋骨,留容颜。
主
冬温夏冷,随性饮之,不令至醉为妙。
枸杞子2斤,生地黄汁3升。
上每于10月采枸杞子,先以好酒2升,于瓷瓶内浸21日,开封再入地黄汁,不犯生水者,同浸,勿搅之,却以纸三重封头,候至立春前30日开瓶。
变白轻身,乌髭发。
主精血虚损。
空心暖饮1杯。
忌食芜荑、葱。
枸杞子5钱,黄连3钱,绿豆1钱。
火证。
上药绢袋盛之,凡米5升,造酒1樽,煎1袋,窨久乃饮。
枸杞子1斗,酒2斗。
肝劳,面目青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者。
用法项中或渍之及用量,据《增补内经拾遗方论》补。
肝为劳伤,故令自视不明。
经曰: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
枸杞味厚,故足以养厥阴之阴;煮以纯酒,取其浃洽气血而已。
米1石,枸杞30斤,生地黄20斤,秋麻子3斗,豆豉2斗。
上药地黄共米同蒸,余三物药汁,总合得5斗,分半渍米,半及曲和酿饭,如人肌温,总和一殴,盖瓮口,经14日,压取封泥,复经7日。
补中逐水,破积去瘀,逐热破血,利耳目,长发,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填骨髓,长肌肉,破除结气。
主五内邪气,消渴,风湿,胸胁间气,头痛,五劳七伤,胃中宿食,鼻衄吐血,内湿风疰,恶血石淋,伤寒瘴气,烦躁满闷,虚劳喘息及脚气肿痹。
方中用法项用量原缺,据《圣惠》补。
慎芜荑、生冷、陈宿猪、犬、鸡、鱼、面、蒜、油腻、白酒、房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