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枝叶48克 栝楼根 石膏 黄连 甘草各3克
上五味,哎咀。
治消渴。
以水二升,煮取600毫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剧者多合,渴即饮之。
地骨皮散。
枸杞根白皮50克 麦门冬20克 小麦20克
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
上药二味,以水600毫升,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200毫升,一日二次。
枸杞子1钱,肉苁蓉1钱,茯苓1钱,五味子7分,人参5分,黄耆5分,山栀仁5分,熟地5分,石枣肉5分,甘草5分,生姜1片,灯心1握。
肾虚精滑。
早空心温服。
枸杞根5升,石膏1升,小麦3升。
上切。
消渴,唇干口燥。
加水至没手,合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服之。
枸杞子半两,赤芍药1两半,山芋1两半,升麻1两半,蒺藜子2两,茯神2两,防风1两。
上为粗末。
风邪客于睑肤,令眼睑垂缓,甚则眼闭难开。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7分,加生地黄汁1合,去滓温服,临卧再服。
枸杞2两,黄耆,附子2两,芎1两,人参1两,芍药1两,茯神1两,甘草1两,羌活1两,桂1两,防风3分,半夏1两半。
上锉,如麻豆大。
肉极虚羸,寒气所加,体重怠堕,四肢不举,肢节疼痛,饮食减少,坐卧不安。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
枸杞根3分,黄耆3分,甘草半两,麦门冬半两,桂半两,粳米1两。
上为粗末。
虚劳,骨肉酸疼,吸吸少气,少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惊悸,咽干唇燥,面无颜色,饮食减少,忧愁嗜卧。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1分,煎至1盏,去滓,空腹服,夜卧再服。
枸杞、荨麻根、枸椒根、蒴藋根各等分。
上为粗末。
脚气。
煎汤淋洗。
枸杞叶不拘多少。
上切碎。
卒短气。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枸杞根3两,东引槐枝3两,东引柳枝3两,黑豆半升。
齿风疳,根与肉离,疼痛,吃食不得。
上为细末,入于铜铛中,微火炒令黄,下炒了黑豆相和,以水3大盏,煎10余沸后,入酒1升,更煎1两沸,滤取汁,热含冷吐。
枸杞叶10斤,干姜2两,桂心1两,甘草5两,大麻子仁2升。
上切碎。
虚劳少气,骨节中微热,诸疼痛。
以河水3斗,煮取9升,去滓,每服1升,1日3次。
异海藻,菘菜,生葱。
枸杞根皮2升,石膏8两,白前3两,杏仁3两,橘皮5两,白术5两,赤蜜7合。
泄气除热。
主肺实热,胸满仰息。
凡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苦肺胀,汗出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
上咀。
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下蜜,煮3沸,分3服。
枸杞子1两,海桐皮1两,白芷1两,苦参1两,防风1两,甘草1两,麻黄1两,牛膝1两,桂半两,酸枣仁半两。
上为粗末。
肝气攻注,遍身筋脉抽掣疼痛,四肢无力。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枸杞子汤”。
枸杞根5升,麦门冬3升,小麦2升。
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消渴,舌干体瘦。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骨皮散”。
栝楼根汤、栝楼汤
枸杞枝叶1斤,栝楼根3两,石膏3两,黄连3两,甘草3两。
消渴或痈疽。
栝楼根汤、栝楼汤。
枸杞。
上为粗末。
卒短气。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1枣大,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