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茯神黄耆龙眼肉 酸枣仁各30克 人参 木香各15克 甘草7.5克
上哎咀。
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治思虑过多,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加味归脾汤、归脾养营汤、归脾丸(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耆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各3克 木香1.5克 甘草0.9克 人参3克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所致便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
现用于心脏病,神经衰弱,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心脾气血两虚者。
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本方是在严氏《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远志而成,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证。
方中以参、耆、术、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
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白术1两,茯苓1两,黄耆1两,龙眼肉1两,酸枣仁1两,人参半两,木香半两,甘草2钱半。
解郁,养脾阴。
主思虑伤脾。
健忘怔忡,吐血下血。
上咀。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
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医碥》:脾气虚寒,不能运血归经,故用参、耆、术、草以补脾,又用木香引之;气虚则易散,故用枣仁以敛肝;血不归经则心失所养而不宁,故用圆眼肉、茯神以补心。
橘红、胆星、茯神、杏仁、人参、当归、甘草、半夏、枳实、川芎、柏子仁、五味子、白术、圆眼。
产后身热感风,痰结胸膈,心经蓄热,以致遍身麻痹,手足牵搐,口痰盛,言语无伦。
人参3钱,茯神3钱,炒枣仁5钱,远志1钱,麦冬3钱,山药3钱,当归3钱,广木香3分,黄耆2钱,甘草3分。
补心。
主心包膻中之火炽甚,口干舌燥,面红目赤,易喜易笑者。
水煎服。
人参1钱2分,白术1钱2分,茯神1钱2分,黄耆1钱2分,地骨皮1钱2分,甘草3分,木香5分,远志1钱,枣仁1钱。
女子闭经,血海干涸,适产出痘。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本方加柴胡、出栀,名“加味归脾汤”。
人参,当归身2钱,黄耆1钱半,白术1钱半,茯神1钱半,枣仁1钱,远志6分,炙草8分,陈皮7分。
产后心血虚损,心无所主而觉痛。
桂圆肉、莲肉为引,水煎服。
人参1钱,石斛1钱,远志肉1钱,茯神1钱,枣仁1钱,白术1钱,炮姜5分,木香5分,石菖蒲5分,柴胡3分,炙甘草3分,当归身7分,桂圆肉5枚。
中气不足,思虑过度,饥饱失时,劳役不节,而致中脘痛。
水煎服。
脾疼者,脉见软弱,中气已虚,去当归、耆、术,少加柴胡。
白术、当归、白茯苓、炒黄芪、龙眼肉、远志、炒酸枣仁各一钱,木香五分 ,炙甘草三分,人参一钱。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证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必致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脾虚统血无权,则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下血;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属气血不足之象。
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但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
治宜健脾养心与益气补血兼施。
方中黄芪甘温,益气补脾,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以安神,为君药。
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养心,助龙眼肉养血安神,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佐药。
炙甘草补气调中,为佐使药。
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宋朝严用和《济生方》,但方中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己补此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
本方的适应范围,亦随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有所扩充,原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
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血、下血。
明·薛己《内科摘要》增补了治疗惊悸、盗汗、嗜卧少食、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又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脑外伤后遗症、头痛、脱发、特发性水肿、心脏病、月经不调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买,本方对家兔烫伤休克期的血压、呼吸、血糖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出血属阴虚血热者,应慎用。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