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干地黄汤

别名

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2两半,续断1两半,桔梗1两半,五味子1两半,紫菀半两,甘草半两,羚羊角半两,犀角半两,肉苁蓉1两,桑根白皮1两,赤小豆1合。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伏连传尸,骨蒸。

用法用量

地黄汤。

后若口渴唇干,加麦门冬半两,地骨皮半两。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干地黄汤

别名

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2两,芒消1两半,羚羊角1两半,石膏3两,麻黄2两半,杏仁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肺壅热,喘息短气,唾脓血。

用法用量

地黄汤。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干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人参、白茯苓、麦门冬、枇杷叶、地骨皮、甘草、石斛、黄耆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胃热肠寒,善食数饥。
少腹痛胀。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汤”。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3两,黄芩半两,当归半两,柏叶半两,艾叶半两,伏龙肝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煎至7分,去滓,下蒲黄1钱匕,更煎1-2沸,温服,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干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2两,赤石脂2两,玄胡索1两半,牡蒙1两半,桔梗1两半,黄耆1两半,龙骨1两半,当归1两,黄连1两,白芷1两,地榆1两,木香1两,红蓝花1两,桂3分,干姜半两,黄芩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大便下血,并多年肠风,食饮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干地黄汤

别名

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2两,鹿茸2两,巴戟天2两,枸杞子2两,丹参2两,五加皮2两,车前子1两,桂3分,防风1两。

功能主治

肾虚多唾。

用法用量

地黄汤。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干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1两,地骨皮1两,五味子1两,桂半两,黄耆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血气不足,脚膝无力,四肢羸劣。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干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3两,麦门冬3两,栝楼根3两,甘草1两,枳壳1两,黄芩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食亦。
胃热善食而瘦。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2-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

处方

干地黄3两,芎2两,桂心2两,黄耆2两,当归2两,人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细辛1两,芍药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

除诸疾,补不足。
主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

上咀。
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再夜1。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方以保元,四物兼补气血:佐细辛,防风以行保元之力,桂心、茯苓以行四物之滞。
滞通而恶露自行,本虚挟血之良法也。

摘录
《千金》卷三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

处方

干地黄3两,白头翁1两,黄连1两,蜜蜡1方寸,阿胶1枚。

功能主治

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

上咀。
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胶、蜡令烊,分3服,1日3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中去秦皮、黄柏,但用黄连以坚肠胃,白头翁以止腹痛,阿胶以治内崩,加地黄以除血热,蜜腊以清胃气,《本经》专主下利脓血,以蜡味至淡入胃,胃为五脏之本,淡为五味之先也。

摘录
《千金》卷三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干地黄汤

别名

牢牙散

处方

生地黄3两,独活3两。

功能主治

齿根动痛。

用法用量

牢牙散。

摘录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圣济总录》卷十七:干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1两,当归1两半,芍药1两半,甘草1两,吴茱萸3分,细辛1两半,干姜1两半,附子1两,人参1两,桂1两,厚朴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入腹,兼尸疰入腹,心腹痛,气短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去滓,取7分,空腹服,日3夜1。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干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2两,青竹茹1两,鸡苏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半,玄参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心脾虚热,喉中有疮,连舌根肿,涕唾,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干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8两,伏龙肝6两,芎1两,当归3两,桂2两,赤芍药2两,白芷2两,干姜2两,细辛半两,甘草1两,吴茱萸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半盏,酒半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干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2两,生姜1两,甘草1两,当归1两,桂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血气不利,或感风冷,心腹痛,肢体虚冷,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2两,玄胡索2两,大腹2两,当归1两半,桑耳1两半,威灵仙1两半,桔梗1两半,木香1两,附子1两,王不留行1两,桂1两。

制法

上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月水不调,或在月前,或在月后,乍多乍少。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食前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干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2两,阿胶2两,芎2两,当归2两,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气血不足,胎瘦不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粳米少许,同煎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

处方

干地黄3两,芍药3两,当归3两,蒲黄3两,生姜5两,桂心6两,甘草1两,大枣20枚。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两胁满痛。

用法用量

上咀。
以水1斗,煮取2升半,去滓分服,1日3次。

各家论述

1.《济阴纲目》汪淇笺释:世谓木得桂而枯,故用之以治胁痛,然不可不审寒热虚实也。
此方以桂心为君,而以血药为辅,用之以温肝家血寒之痛则可,用之以治肝火作痛则不可,须详辨之。

2.《千金方衍义》:产后虽两胁满痛而无寒热往来,知非少阳客邪,仍须内补建中,加地黄辅佐归、芍和营,加蒲黄辅佐桂心散血;以肝血不能循经输运而流入少阳部份,故专散血为主。

摘录
《千金》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干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3分,芍药1两,芎1两,桔梗3分,丹参1两,当归3分,干姜半两,白茯苓1两半,知母半两,人参1两,葛根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下血过多,虚热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干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1两,白术1两,芍药1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2两,甘草半两,赤小豆5合,黄耆2两,商陆根2两。

制法

上9味,并生用,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遍身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活人书》卷十九:干地黄汤

处方

干地黄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柴胡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伤寒愈后,犹有余热不去。

用法用量

每服抄4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
取溏利汗出解。

摘录
《活人书》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干地黄汤

别名

熟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1两,泽兰叶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附子1两,当归1两,禹余粮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先有所脱血,或醉中房劳伤肝,致使月事不来,血枯燥。

用法用量

熟地黄汤。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Processed in 0.06712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