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脬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固脬丸

别名

固脬丹。

处方

益智仁75克 石菖蒲30克 白龙骨23克 川乌头30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脬寒,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腹时煎益智汤送下。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十

《鸡峰》卷十:固脬丸

别名

固脬丹

处方

益智仁2两半,石菖蒲1两,白龙骨3分,川乌头1两。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脬寒,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

固脬丹。

摘录
《鸡峰》卷十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卫生家藏》:固脬丸

处方

鹿茸2两半,当归1两半,牛膝1两半,补骨脂1两半,附子1两,巴戟1两,远志1两,白茯苓1两,柏子仁1两,鹿角胶1两,桑螵蛸1两1分,肉苁蓉4两,菟丝子4两,泽泻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接真气,益元阳,润肌肤,健筋骨,固脬寒,明目,养心肾。
主元脏气虚弱,荣卫不调,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用温酒、盐汤任下。

如要秘精,加龙骨、石莲肉、鸡头肉各1两,取金樱子汁熬膏,同蜜为丸;如梦寐遗精泄气,精寒滑下,虚损气厥晕闷,小便频数,加白茯苓神1两、醋煮韭子1两、钟乳粉7钱、阳起石半两、好桑薛茄2两。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卫生家藏》

《全生指迷方》卷四:固脬丸

别名

大固脬丸

处方

茴香1两,桑螵蛸半两,菟丝子2两,戎盐1分,附子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作劳过度,肾与膀胱俱虚,不能禁固,小便滑数,日夜十数行,胫酸无力,脉微弱。
遗尿不觉,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大固脬丸。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四

宋·《全生指迷方》:固脬丸

组成

制菟丝子、茴香、附子、桑螵蛸、戎盐。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
每服9克,每日2次,空腹米汤送下。
也可改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

补肾固脬。

主治

主治肾虚遗尿,小便不禁等见舌淡、苔薄白,脉虚细无力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尿失禁、遗尿等病症。

1·老年性尿失禁:加味固脬汤治疗老年性尿失禁30例。
结果:尿失禁已控制,半年未复发者16例;尿失禁次数减少或无,但停药后复发者12例,总有效率为93.3%。
服药最少者18日,最多者51日。

2.小儿遗尿:以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对98例患者用固脬汤加减治疗。
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52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8%。
说明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肾气虚弱所致的遗尿、小便不禁。
方用菟丝子、附子温肾固摄,配以桑螵蛸收敛缩尿。
临床应用以遗尿或尿后余沥难尽伴面色?白、少气懒言、舌淡、脉虚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早期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失禁,如老年性尿失禁、产后尿失禁,以及尿频、遗尿等病症。

方歌

固脬丸用菟丝子,炮附子茴香戎盐,炮附子与桑螵蛸,补肾固脬效堪奇。

摘录
宋·《全生指迷方》
Processed in 0.049982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