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250克白矾120克 丁香皮90克 草豆蔻75克
上药四味,同入酒内浸,春、夏七日,秋、冬半月,候日满,只取半夏,于温汤内浴过,焙干。
化痰利膈,下气和中。
主寒痰咳嗽,胸脘痞满,呕恶食少。
不计时候,嚼下3~5粒,用腊茶或酒送下。
半夏5斤,明矾1斤4两,生姜1斤4两。
上用泉水共浸7日,擦去半夏皮,加朴消2斤8两,换水浸7日;加猪牙皂角1斤4两,浸7日;此后用泉水,每日一换,至49日,捞起晒干,为末。
一切痰嗽,或呕吐冷饮酸水,风痰痰癖,胸膈痞闷,喘促。
每用2钱,煎萝卜汤调下。
小儿量减之。
大半夏1斤,甘草4两,南薄荷4两,丁香5钱,白豆蔻3钱,沉香1钱,枳实3钱,木香3钱,川芎3钱,陈皮5钱,肉桂3钱,枳壳5钱,五味子5钱,青皮5钱,砂仁5钱。
甘草等14味切片,滚水15碗晾温,将半夏同药共入盆内泡14日,日晒夜露,搅之,日足取出药,与半夏用白布包住,放在热坑,用器皿扣住3炷香时,药与半夏分胎,半夏子收用。
化痰。
主壮人痰火有余之症。
痰饮、痰厥、寒痰呕恶,冷哮、肝胃厥气,久疟,小儿寒闭,酒湿,痰迷痴癫,寒湿疝气。
《外科传薪集》有茯苓、半夏,无枳实。
用法为:老年积痰,陈皮茯苓汤服;中风痰厥,羌活前胡汤服;寒痰呕恶,生姜陈皮汤服;冷哮痰饮,苏子陈皮汤服;肝胃厥气,青蒿陈皮汤服;三阴久疟,生姜汤服;小儿寒闭,前胡陈皮汤服;酒湿,砂仁汤服;痰迷痴癫,石菖蒲叶冲汤服;寒湿疝气,荔枝核炙灰冲汤服。
半夏1两。
用生姜1两取自然汁,银石器内用文武火同熬,汁尽为度。
咳嗽。
每服嚼1粒,食后生姜汤下;含化亦得。
半夏8两,晋州绛矾4两,丁皮3两,草豆蔻2两,生姜5两。
半夏洗去滑,焙干;后3味粗锉,以大口瓶盛生姜片,前药一处用好酒3升浸,春、夏21日,秋冬1月,却取出半夏,水洗,焙干,余药不用。
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兼下肺气。
主
每服1-2枚,细嚼,不拘时候。
服至半月,咽喉自然甘香。
半夏1斤,明矾6两,硝石4两。
消饮化痰,壮脾顺气。
主
先将矾硝煮水6碗,却将半夏先以水洗净,入药水内浸3宿,又取入清水内浸7日,取出切片,加薄荷4两,甘草2两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