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上茴香、穿山甲,各二两;南木香一两半,延胡索、白牵牛、陈皮、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
治疮疖痈疽,方作赤,初发疼痛,及脓已溃、未溃,小肠气、肾痈、便毒,腰痛气刺,腿膝生疮,及妇人吹奶。
每服一大钱,热酒调。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不饮酒人,煎南木香汤调下。
舶上茴香穿山甲各60克 南木香45克 延胡索白牵牛陈皮甘草各30克
上为细末。
治疮疖痈疽初起,焮赤疼痛,及小肠气,肾痈,便毒,腰痛气刺,腿膝生疮,妇人吹奶。
每服5克,热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酒人,煎南木香汤调下。
青皮 陈皮各120克 甘草90克穿山甲栝楼根各60克 金银花30克 连翘30克
上为细末。
治诸气涩闭,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
热酒调下。
木香 茴香 青皮 穿山甲陈皮 白芷 甘草 贝母漏芦各等分
共为细末。
治痈疽肿毒,打扑损伤,气滞作痛,疝气。
每服3~6克,温酒调服;若为哎咀,水煎服亦可。
当归5钱,穿山甲5钱,川芎1两,天花粉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大黄5钱,甘草5钱,黑丑5钱。
上为细末。
诸疮。
每服2钱,温酒调下。
复原通气散
穿山甲2两,天花粉1两,白芷1两,舶上茴香1两,白牵牛末1两,延胡索1两,南木香1两,当归1两,甘草1两,青木香半两。
上为细末。
便毒初发。
复原通气散。
木香3钱,大黄3钱,粉草3钱,皂角刺3钱,瓜蒌子半两,青木香半两,天花粉半两,黄荆子半两,穿山甲半两,白芷半两。
上为细末。
痈疖,发背,恶疮,遍身生疮,气不顺,胸膈刺痛,挫气腰疼,肾气发动。
每服2钱,温酒调下。
复元通圣散
舶上茴香2两,穿山甲2两,南木香1两半,延胡索1两,白牵牛1两,陈皮1两,甘草1两。
上为细末。
疮疖痈疽,方作焮赤,初发疼痛,及脓已溃、未溃,小肠气、肾痈、便毒,腰痛气刺,腿膝生疮,及妇人吹奶。
气不宣流或成疮疖,并闪挫腰胁,气滞疼痛。
复元通圣散。
本方方名,《准绳·类方》引作“复原通气散”。
陈皮2两,青皮2两,白药子1两半,广木香半两,甘草1两8钱,川山甲1两3钱,牡蛎半两,乳香半两,江米5钱,白僵蚕5钱。
上为末。
诸风诸气,气滞不通,肢节烦痛,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
每服3钱,酒调下。
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如大便燥,后服通气丸。
柴胡3分,桂3分,桃仁3分,木香3分,吴茱萸3分,干姜3分,细辛3分,桔梗3分,赤茯苓3分,芎3分,大黄2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和血。
内消疮肿。
主诸气涩闭,耳聋头痛,腹皮痈疮无头,一切刺痛、痈肿。
本方方名,糖剂型,当作“复元通气丸”。
木香、青皮、白芷、贝母、金银花、陈皮、穿山甲、紫苏、当归、川芎、连翘、甘草节、木通、瓜蒌仁。
乳发。
内服。
青皮4两,陈皮4两,甘草3寸半,连翘1两。
上为末。
止痛消肿。
主诸气涩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
热酒调下。
复元通气汤
陈皮1钱,白丑1钱,甘草1钱,玄胡索1钱,茴香1钱半,穿山甲1钱半,木香1钱半,当归1钱半,乳香5分,没药5分。
上为末。
一切气不宣通,瘀血凝滞,周身走痛;并跌坠损伤,或负重挫闪,气滞血分作痛。
气疝作痛。
复元通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