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川芎 黄耆各30克 北柴胡 前胡各7.5克
上药哎咀。
主治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桃、柳枝各9厘米,枣子、乌梅各1枚,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如有痰,去乌梅。
当归2钱,川芎4钱,益母草5钱。
上锉1剂。
妊娠6-7个月,因事筑着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痛不已,口噤欲绝。
用此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即便逐下。
水1盏,入酒1盏,再煎1沸,温服;如人行5里,再进1服。
汉防己、草龙胆、川芎、当归、黄连各等分。
上锉细。
眼暴发如10日痛者。
每服5钱,水、酒各1盏,浸1日,同煎5-7分,去滓热服,临时加减。
乳香2钱,焰消2钱,青黛2钱。
上为末。
眼肿痛。
口中含水,鼻内之。
米壳4两,人参6分半,川芎6分半,陈皮6分半,没药2钱半,乳香2钱半,麻黄1两,当归1两,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
诸疮痛不可忍。
每服3钱,水煎服。
天南星1枚,丹砂半钱,蜈蚣1枚,腻粉2钱匕。
上为散。
小儿急惊。
每服1字匕,薄荷熟水调下。
1岁以上,渐加至半钱匕。
欲作丸,用枣肉为丸,如莱菔子大。
1岁10丸;1岁以上,加至15丸,亦用薄荷熟水送下。
薄荷2两,盆消1两,甘草7钱,桔梗5钱,蒲黄5钱,青黛3钱。
上为细末。
咽喉肿痛生疮,风热喉痹肿塞。
每用少许,干掺,又用竹管吹咽喉内噙化,时时用之。
黄丹2钱,豆粉2两。
上为末。
湿疳疮癣,痒痛皮烂。
清油调扫疮上,后掺如圣散。
黄柏1两,大黄1两,甘草半两,朴消3两,粟米粉3两。
上为末。
一切肿毒。
每用水调如膏,涂于患处。
当归1两,川芎1两,黄耆1两,北柴胡1分,前胡1分。
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有痰。
上咀。
每服3钱,水1大盏,桃、柳枝各3寸,枣子、乌梅各1个,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
如有痰,去乌梅。
白龙骨1钱半,晋矾1钱半,乌贼骨1钱半,赤石脂1钱半,牡蛎1钱半,地榆1钱半,干柏叶1钱半,续断1钱半,阿胶1钱半,干姜1钱半,芍药1钱半,木香1钱,槟榔1钱,甘草、干茜半钱,当归2钱,棕榈灰半两。
上为细末。
妇人血下过多。
空心、日午温酒或陈米饮调下。
无忧散
龙脑2钱,薄荷2钱,百药煎2钱,硼砂2钱,牙消2钱,甘草4钱,青黛4钱,马勃半两,朴消半两,桔梗1两,白僵蚕半两。
上为细末。
咽喉肿痛、赤口疮。
每用于掺之。
1日3-5次。
汉防已4两,苦参4两,大黄3两,白蔹3两,藿香叶2两,黄芩2两,凌霄花1两半,甘草1两半。
上为细末。
风湿毒气,结搏腠理,气血壅盛,欲成痈肿;及手足诸风,痒痛妨闷;及风气结核,游走上行;或久新痔疾,疼痛不止。
每用3钱,沸汤泡,通手淋洗。
盆消1两,白僵蚕半两,青黛1钱,甘草2钱半。
上为细末。
缠喉风。
以少许掺喉中,如闭甚,以竹管吹入,寻常咽喉间不快亦可用。
当归、生地、川芎、白芍、荆芥、防风、钩藤、大茴、木瓜、五加皮、白芷、紫荆皮、羌活、槟榔、杜仲、故纸、五灵脂、威灵仙、乳香、没药、乌药、自然铜、牛膝、南星。
上为散。
全身跌打损伤。
用好酒1坛,绢袋盛浸3-5日,随量饮,不拘时。
7日见功。
人中白5钱,轻粉半钱,麝香1字。
上为细末。
男子、妇人下疳疮。
口含盐水洗净疮,揾干贴之。
如鼻血不止,口含水,鼻内药。